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黄墩小甘薯喝上“协商水”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通 讯 员 姚文凤
  6月7日上午,在岚山区黄墩镇田家沟村,道路洒水车在水库和甘薯田之间来回奔波,一上午跑了五六趟。
  甘薯种植企业———金丰公社负责人陈华祥告诉记者,今年当地天气持续干旱,附近30亩甘薯急等栽种。由于该种植片区地势特殊,周围取不上水,灌溉困难,再过几天恐怕成活率要受影响,而这里正是为明年种植千亩甘薯备下的种苗,关乎将来的种植规模。
  情况反映给包联干部黄墩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办主任王刚后,他想了一个巧办法:镇上的洒水车一次能拉不少水,运了水送到地头,再用水龙带抽到田里,正好能解地瓜苗的“渴”。
  “今天开工晚,只浇了3亩多地,接下来只要早点开工,能很快完成灌溉作业。”陈华祥面露喜色。
  陈华祥补充道,这次镇上帮着解决农田灌溉难问题只是一件小事儿,企业来这里发展后,他们给的帮扶还多着呢。
  其一,前年,专业种植企业金丰公社落户黄墩镇,采用“企业+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托管3000余亩耕地,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为帮助企业提高亩产效益,今年,黄墩镇党委书记王志远专门组织人员外出考察高产高值作物,帮企业引进了优质甘薯品种———玛莎莉。金丰公社今年发展了300多亩。
  其二,开展农业生产的前期投入大,金丰公社曾一度遇到资金瓶颈。区政协以及黄墩镇党委都帮着牵线搭桥寻找融资渠道,齐心协力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农田收成稳定后,企业发展基础渐渐稳固。
  其三,到黄墩镇办企业,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有时候招工会面临困难。这时镇党委干部又亲自跑村串户帮着招工。渐渐地一些闲散劳动力进入企业务工,实现个人和村集体双增收。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企业家典型,陈华祥成了一名岚山区政协委员。“党委、政府为我解决困难,我帮村民增收,这是我作为政协委员分内的事。”
  王刚表示,今年以来,岚山区出台《服务企业十条措施》,区政协将服务企业确立为重要议题。自己作为政协队伍中的基层工作者,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难题,替镇党委、政府分忧也是分内的事。
  引来好苗子,帮助种活,再帮着解决产品销路。当前,支持特色农业的“一条龙”服务已经安排妥当。今年黄墩镇共种植1000余亩甘薯,多是依托“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
  高产作物种下去,销路畅通才能真正丰产丰收。就在近几天,按照镇党委的部署,王刚依托政治协商资源联系了几家经销农产品的电商平台,与对方达成了帮助销售甘薯的合作意向。等到甘薯收获时期,电商平台就会通过多个渠道帮助销出去。
  “如果今年收成好适合持续发展,明年我们会鼓励村民个人种植这一作物,等达到一定规模,我们会考虑招引深加工企业来落户。到那时,不仅能自产自销,还能提高附加值。”王刚向记者转述了黄墩镇党委对小甘薯发展前景的期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县域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黄墩小甘薯喝上“协商水”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