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斯文余韵至今遗
——评《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之《日照古诗词赋》
图片
  

聂庆鹏
  日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脉源远流长,代有高士名儒。以古莒国、莒州、海曲等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和海洋文化、太阳文化水乳交融,加上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深沉厚重、开阔雄浑的文化品格。上迄春秋,下至民国,列代文人绩著旂常,异彩纷呈,尤以明清两朝为盛。历代日照先贤著述之丰,璀璨夺目。日照文化是齐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人人文精神的一块重要拼图。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集大成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历代诗词歌赋作品体裁多样、视野广博、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备,记事、抒情、咏物、言志,不仅是一个时代文学审美的反映,更是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堪称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浓缩版“历史百科全书”。近年来,诗词地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学习研究地方文化的新窗口。系统梳理地方诗词歌赋作品,对于整理、挖掘、保护、弘扬地方人文遗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赓续,增进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日照古诗词赋》分册,是由日照市政协原主席、日照市人文与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主席李守民主编的《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系列丛书之一。全书洋洋39万字,撷英集萃、披绮揽丽,精选了从春秋到民国,历代与日照相关的优秀诗词歌赋作品500余首(段),并附日照楹联佳对300余副。所选作品既体现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也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境界高远、内涵精深、内容丰富。全书按文学体裁分为律诗绝句、五古四言、词与曲令、骈文辞赋四大章、九小类,每章卷首均有引言,略作引述,并择代表性作品作简评,以助读者赏析。所录作品主要选自《莒州诗词选注》《重修莒志》《日照县志》《安东卫志》《五莲名山古文献集》《五莲山志》《咏日照古诗词选编》《东武诗存》《沂山诗文》等重要地方文献,也不乏《诗经》《晋书》《全唐诗》《东坡全集》《明史》《金史》等典籍善本,亦兼顾了《闺秀诗三百首》《日照民间歌谣谚语卷》《莒县民间文学集成》《日照举人录》等专门文献及部分碑刻资料,遍采各类文献三十余种。全书结构严谨、释注清晰、考究详备,尤其是对于作品中关于日照地理(地名、人名、山川、古迹等)和历史事件相关注释十分详尽,为读者准确把握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以及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虽未囊括日照有关诗词歌赋之全部,仍可谓当前研究日照诗词最为系统全面的资料之一,是挖掘整理、保护研究日照传统诗词文化的最新重要成果。

乱花渐欲迷人眼
  《日照古诗词赋》收录作品的作者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日照籍名士乡贤作品。日照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据《日照举人录》《日照进士录》载,历代日照籍举人就多达570人,进士102人,另有善文工诗者不胜枚举。这些杰出人才或出仕台阁治国安邦,或布衣茅庐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高水平的文学作品传之后世。本书所录就包括了诸如刘勰、邱橓、何思瑾、姚鹏、胡承烈、赵应元、张受道、申安、苏京、丁泰、丁士一、刘墉、许瀚、张行简、刘朴、王练、秦玑、邱石常、于学谧、丁守存、管廷鹗、刘元铭、李宜芳、王琎等一批名家的力作,衔华佩实,凤彩鸾章,让人在领略先贤文采的同时,感受到这些日照籍名士乡贤对故土的依恋与深厚的家国情怀。
  第二类是客居日照的臣官名儒作品。这里面既有曾履职日照的官员,也有外籍隐居日照的高士,还有践游日照的文人墨客。本书所录骆宾王、苏轼、张成教、王世贞、顾懋宏、丁惟宁、丁耀亢、李文星、党怀英、李孕昌、蒋楷、赵双壁等名家作品,不乏大家巨擘,魁星文圣,从他们的笔下,可以多角度了解历史上的日照,体会“客人”眼中的日照,从这些客居日照的臣官名儒对日照山山水水和历史人文的赞颂中,领略日照的独特魅力。
  第三类是名家经典中歌咏记述日照的有关作品。如屈原、李白等颂姜太公诗文,司马迁《史记》记姜太公、乐毅文,班固《汉书》及范晔《后汉书》记海曲吕母、樊崇事,刘向《列女传》等记莒州杞梁妻文,诸葛亮《梁甫吟》,邵雍《乐毅吟》,吕不韦《吕氏春秋》写毋忘在莒,龚自珍《已亥杂诗》赞许瀚,清乾隆皇帝赞刘统勋、刘墉诗等等,充分体现出日照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彰显日照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影响力。
  第四类是日照民间流传作品。作者或为佚名,或生平失考。作品体裁以曲辞、小令、民歌为主,如《满江红·四盼》《五更转·玉美人》等一批作品,虽然鲜见于经典、少传于外人,但作品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语言明白如话,情感充沛,生动活泼,偶有方言土语掺杂其中,即使不究其文学价值,作为日照本土代代相传的作品,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是地方重要的文化遗存。挖掘研究这些作品,对于传承优秀地方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在这些与日照有关的作者中,有三位女子尤其值得一提。一是纪映淮,二是夏云英,三是杨妙真。在以男权为主的封建社会历史上,这三位“奇女子”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以其独特的女性才情和气质载入史册,为日照历史的天空增添了一抹亮色。纪映淮出身名门,少年就才名远播,誉动秦淮,随夫到莒州后身世浮沉,坎坷飘零,节烈故事名动天下。本书遴选了纪映淮《春日幽居》《桃叶歌》《即景》三篇诗作及《暮春·调寄桃园忆故人》《小重山·秋闺》《秋思·调寄南歌子》三篇词作,均是其代表作品,深受后世诗家激赏。夏云英是莒州人,少年天才,才貌双绝,虽为宫女,却被明周宪王朱有燉称为“惟顺惟贤德之固,惟才惟色恩之坚。世人得一尚可羡,尔皆有之岂非天”(《云英诗》),足见其才。云英英年早逝,朱有燉痛惜不已,亲自为其作墓志铭,情深至此。本书遴选其《秋夜即事》《立秋》《七绝》三首绝句,并录朱有燉怀念诗作《云英诗》《题夏氏端清阁》二首,足可管窥其才华。而杨妙真,与前两位婉约才女相比,可谓“赳赳武妇”,所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为后世军事家推崇。抛开其起义抗金成败的功过不论,单就其乱世之中纵马提枪,率领“红袄军”南征北战的事迹来说,可谓巾帼英雄。其起义军曾以日照马髻山作为根据地,留下遗迹故事甚多,后世多有文人题咏。杨妙真作为武术家,虽不以文名,但本书录其创作的《杨家枪谱》一篇,归于词作,虽言兵事,别有韵味。
  除了高居庙堂殿陛的官员,享誉文坛仕林的名儒,品重乡闾的隐者高士,还有些诗家虽名气不大,其作品也很难见诸经典,但时有妙笔佳句,令人叫绝。《日照古诗词赋》中,亦收录了部分优秀的日照文人“遗珠”作品。如清末莒人赵子蕃《松月藤花轩诗抄》四首;清五莲臧郁周《文叔诗文遗稿》绝句十首,辞赋四篇;清涛雒秦志藩《燕游路记》绝句二首;清莒州刘元铭曲词《双义行》一首。《双义行》记述清乾隆十三年(1748)饥荒惨状,写底层百姓,叙事生动,文辞朴素,真挚感人,寥寥数语描绘出生离死别悲惨画面,“连理忽分反掌间,一别天涯渺何许”,充满了对人民困苦的悲悯和对情义的歌颂,是一首十分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令人联想杜甫《兵车行》等名作;另有涛雒丁前溪、丁惟恕父子小令数首,皆信手拈来,自然率性,不加雕琢,多有奇句。

天台高处落飞英
  从内容来看,《日照古诗词赋》所录作品类型主要涉及咏景、怀古、记事、抒情及其他杂项。按数量排序,大致可概括为三大类。
  一是咏景。这部分作品占了本书所选诗词歌赋的大多数。所咏之景,既有日照山、河、湖、海之大景,也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小景,还有海市、山市的奇景。自然造化之神奇,先民生活之场景,在诗人妙笔之下瑰丽多姿、活灵活现,反映出作者对家乡、人民和天地自然的热爱与赞叹之情。仅就本书而言,咏山最多者,莫过于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不论是诗词还是骈赋、碑记,均有大量名人佳作。其次如天台山、马耳山、马髻山、奎山、磴山、梁甫山,再次如丝山、河山、阿掖山、屋楼山、箕屋山、砚台山、幽固山、匡山、卧象山、驮儿山、石老山等均有作品涉及,涵盖之广,令人惊叹;河湖之中,多以沭河、莲溪、西湖为主,明代姚鹏《西湖烟雨》《沭水拖蓝》堪称经典,曹玉锡《游莲溪》、苏京《西湖咏荷》等亦是佳作;咏海之作则更盛,共收录明代张成教《咏海》、赵应元《东海汪洋》、清代施闰章《日照观海》、方正澍《石臼所观海》等十余篇,其中尤以清代丁恺曾《石臼岛》一诗最为瑰丽奇绝,将石臼海礁及发生在这里的宋金海战描写得惊心动魄,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风格;清代杨志梁《山市》记载了发生在日照的罕见“山市蜃景”现象,丁峕的《海市》则记录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争羡鲛人善卜居,云霞为幄水为庐”,颇具想象力和浪漫主义风格。
  二是怀古。这部分作品亦有相当数量,思想更加厚重深沉。借日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等,咏叹史实、怀念古人、慨叹古迹,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喻今的思想,不乏思想深邃之作品。本书中所录作品,包罗万象,历史事件主要涉及齐庄公伐莒、公子小白毋忘在莒、浮来山“莒鲁会盟”、吕母起义、“赤眉军”起义、“红袄军”起义、宋金之战等;历史人物主要有姜太公、乐毅、杞梁妻、吕母、樊崇、安期生、葛玄、葛洪、刘勰、徐盛、项托、苏轼、丁惟宁、纪映淮等;历史遗迹主要围绕莒古城、浮来山、卜子书院、晒书台、穆陵关、海曲古城、九仙山丁公石祠、张状元书院、安东卫、天台山、白衣阁、景苏台、状元墓等,还有如定林寺、上寺、花岩寺、元通寺、光明寺、望海寺、磴山寺、善寂寺以及朝元观、龙王庙等宗教遗迹。其中大部分遗迹至今已圮,但在诗家所处年代,有的依然存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仍可察见当年胜状,成为研究遗迹演变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是记事言情。这类作品较为繁杂,多为个人记事、遣兴、怡情、自省、自嘲之作,反映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等作者个人情感,作品主要内容涵盖怀人思乡、赠友送别、唱和互答、闲适隐逸、生活杂感等,还有部分序文、碑记、曲词、小令等,也暂归于此类。这类作品虽一般因小情小事而发,却更见诗人真性情,文笔大多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有的反映恬然悠闲的田园生活,有的记录文人雅趣,有的描写闺中女子对爱情的向往,有的反映诗人的处世态度和修身哲学,有的序文碑记析文论事,属于应用文作品。很多作品反映出作者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和悲天悯人的士子情怀,于今人亦有启迪。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录诗词作品中,不乏大量长诗、组诗,足见先贤文思之广、笔力之深。长诗如苏京《西湖咏荷》、丁惟宁《颜明府招游琅琊台海神庙》、李不伐《九仙山谒丁宪副先生祠堂歌》、本升《五莲十胜歌》、杨志梁《山市》、丁恺曾《石臼岛》《奎山夜望日出》、庄瑶《游浮来观银杏》等。组诗如姚鹏《莒州八景》、赵应元《咏安东卫六首》、丁耀亢《莲山十景诗并序》、张竹溪《浮丘八观》、张侗《山居杂咏十六首》、许瀚《咏史八首》等。
  综观本书,通过系统整理辑录日照古诗词歌赋,将日照这片古老而象征着光明的土地上,先贤往圣的情怀与心声、先民祖辈的生活与忧乐、山海城郭的壮丽与瑰奇,以及其中蕴藏的两千多年的人文精华,以高度精炼的方式,立体生动地呈现在后人面前,气象缤纷,熠熠生辉。抚读此书,于方寸间得窥日照朝代更迭、地理演变、风物兴衰、人文进化之大观。正如姚鹏《书院夜诵》所言“千秋道脉传薪火,竟夜书声彻讲帏。幻景相承真异迹,斯文余韵至今遗”。先贤遗留的奇文妙章,犹如“天台飞英”,光耀历史,滋启后学,必会成为日照乃至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时间的洗礼中持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斯文余韵至今遗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