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个“乡”的西葫芦咋能多卖600万元

  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通 讯 员 高华娱 费凡
  前些年,并不算高端菜的西葫芦,被五莲县许孟镇的农民培育成了主导产业,年产量可达600万公斤,因此许孟镇有着“中国西葫芦第一乡”美誉。当地农民把家门口的西葫芦变成了致富“金葫芦”,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细心的菜农发现:受西葫芦自身特性影响,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越夏难、扎根难、坐果难等成为制约产业做优做强的问题所在。
  然而,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 借助“外力扶持法”,五莲县结合名人、名企、名校等“五个百名进五莲”活动,引进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11家农科院所助力村庄发展。
  在山东农业大学的指导帮助下,许孟镇破解了西葫芦越夏种植全国性难题,实现“全年有瓜、季季盛产”。
  越夏种植实验的成功,让西葫芦产量再创新高。院西农贸市场合作社负责人王永算了一笔账:“这样一来,预计该镇西葫芦年产量提高40%以上,年收益增加近600万元,家家户户实现增收。”
  “西娄子村还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等材料,再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着力做强做大西葫芦产业。”王永介绍,合作社还建立恒温库为农户贮藏蔬菜,并引进新技术,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每月定时开办两次“农技课堂”,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红色引擎”发力,产销两旺的西葫芦让村民种菜的劲头更足。家住西娄子村的种植户王日龙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以前种植蔬菜多是本地批发,销路不畅,价格也上不去。现在,种植的蔬菜直接被合作社收购,价格翻番,种菜的劲头更足了。”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西葫芦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孟镇成功争创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百村争先,全域提升。今年以来,五莲县将“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总抓手,通过实打实托底、面对面会商、点对点会诊等方式,下力气解决“强基”村“年年有”、“创优”村“进步慢”、“示范”村“不突出”等问题,以党组织全面进步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结合村庄实际分类施策,创新采取以强带弱、外力扶持、揭榜挂帅、抱团取暖、飞地经济、农旅融合、土田托管、折股众筹的‘强村8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五莲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周阳说,此举旨在构建“强基不反弹、创优向示范、示范创品牌”梯级发展、整体提升格局,为基层党建工作按下“快进键”。
  其中,叩官镇采取“抱团取暖法”,整合7个樱桃种植面积过100亩的村庄,成立樱桃合作社联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开发、统一宣传、统一服务“五统一”模式,每亩增收1000余元;高泽街道杨家沟、范疃等6个“有钱没地”村,借助“飞地经济”法,整合资金375万元,在“有地没钱”的高泽新村连片建设11个果蔬大棚,成立合作社联盟运行,每村年均增收10万余元……
  这几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五莲县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今年,该县聚焦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主路径,高标准建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孵化中心,16个涉农县直部门和金融机构派出力量常驻办公,对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合作社制定“保姆式”培育措施;组成县级导师团驻点包联“强基”村、常态化指导“创优”村,共孵化合作社339家、联合社43家,真正实现“合作联社”促发展。
  村级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人。该县通过“擂台比武”活动锤炼队伍,以乡镇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擂台赛,把擂台设在产业项目、美丽乡村第一线,现场看、上台述、干部评,推动“强基”村在比干劲中补短板、“创优”村在比规范中促提升、“示范”村在比优势中增亮点。
  举措接二连三,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持续提高,乡村振兴活力涌动。据统计,五莲县5 4 2个行政村收入全部超1 0万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乡”的西葫芦咋能多卖600万元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