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土地“翻新”富乡村
  

本报通讯员 王文淇 王飞达
  初春时节,岚山区巨峰镇平家村的乡间田野,机器轰鸣、施工繁忙。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加紧修建渠墙,该村“旱改水”项目的各项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
  “以前我们村的这片地是汛期排不出水,旱期浇不上水,严重影响村民的收入。”据巨峰镇平家村党支部书记秦理介绍,过去由于农田设施不配套,村民种田只能看天收。各家各户的零碎土地也不能使用大型农机,一到农忙时就费时费力。所以这次的“旱改水”项目公布后,得到大伙一致赞成。
  “早就听说‘旱改水’之后,高高低低的田块会变得平坦,田埂融入粮田,零散的‘巴掌田’变成‘连片田’,旱季不干、雨季不涝的愿望将变成现实。”
  如今,村里耕地还没改造完,秦理已经打好了耕种的“小算盘”:“项目建成后,我们将按季节开展小麦和水稻的轮作,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村民收入。”
  昔日低效旱田变身高质水田,平家村的实践并非巨峰镇首次尝试。早在之前,位于西赵家村的“茶乡稻场”就是“旱改水”的成功案例,村民们在去年就已经实实在在体验到了“稻花乡里说丰年”的喜悦。金风荡起的九月,连片的稻田扮靓乡村田野的同时,也让本地产的大米成为了市民眼中的“抢手货”。
  “去年,‘茶乡稻场’的亩产达到了600多公斤,而且稻米甜香味特别足,不少市民闻讯赶来购买。”西赵家村村民刘贤明说。
  土地得到“翻新”,不仅提高了粮食品质和产量,乡村韵味也更加浓厚。依托稻田及周边茶园,巨峰镇积极布局农旅融合发展项目,“茶乡稻场”“守望者茶馆”“一叶茶亭”等成为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点,使得这里的乡村游成为“热门话题”。
  “‘水田改造’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打下基础,也是同步探索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尝试。”巨峰镇党委副书记秦绪伟说,让“粮田”变“良田”,不仅村民饭碗端牢在自己手中,乡村振兴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岚山】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土地“翻新”富乡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