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小芦笋“绿钥匙” 打开产业“致富门”
——解读莒县小店镇产业振兴之路
  

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的通知》,全国有770个乡镇在列,其中莒县小店镇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绿芦笋作为小店镇的特色,如何打开其产业振兴的“致富门”?
  这片红色沃土栽培芦笋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40余年。小店镇绿芦笋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称号,目前,该镇芦笋种植面积达1.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绿芦笋生产基地;年产绿芦笋1.2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带动3000多户笋农实现稳产增收。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小店镇顺势而为,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绿芦笋品质和产量,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莒县兴晟芦笋种植合作社大棚内,记者看到了今年小店镇新栽培的芦笋品种———翡翠明珠,只见其根茎笔直、枝叶青翠、长势良好。“这种芦笋在品质、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均为优良,不仅大小适中,口感也更为细嫩。到了明年春天,这批春笋就能上市了。”该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商田兴说。
  这片芦笋种植示范基地共建有33个大棚,占地102亩,不仅在芦笋品种上推陈出新,在栽培管理上也提高了科技含量,新购置的智能水肥一体机已安装使用,自动化精准灌溉施肥将有效促进芦笋茁壮成长。
  莒县兴晟芦笋种植合作社的创新之举,只是小店镇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持续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小店镇在延长芦笋产业链上也下足功夫。该镇组织成立了莒县绿芦笋标准化种植联合会,培育兴晟芦笋种植合作社、横山天湖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探索实践“公司+农场”“种植+采摘+加工+运输+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如今,小店镇不仅实现了芦笋种植、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也完成了从初级产品到深加工商品的飞跃。芦笋茶、芦笋酒、芦笋粉条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了芦笋产业链,远销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市场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小店镇不断创新绿芦笋栽培方式,突破性实现绿芦笋冬季供应,填补了市场空白,让广大市民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到鲜嫩的芦笋。
  小小芦笋,不仅开辟了小店镇产业富民路,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对笋农而言,一年能收春笋和夏笋两茬,每亩地年产量1000公斤左右,年收入在16000元左右。当地农民不仅可以以土地入股,根据土地面积分红,还能根据当年芦笋效益进行二次分红,另外,他们还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挣工资,这三项收入让农户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小店镇党委工作人员介绍。
  当前,以“农文旅”产业融合推动产业振兴,已成趋势。今年4月29日,由莒县农业农村局、莒县小店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莒县绿芦笋”文化节在小店镇横山天湖生态旅游区开幕,此举为推广宣传莒县绿芦笋品牌文化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崭新平台,“好品横山,如家小店”这一区域特色品牌正闻名全国。
  田野里,大棚内,一茬茬破土而出的芦笋,为这片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芦笋“绿钥匙” 打开产业“致富门”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