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以“组织力”赋能“生产力”,日照经开区创新推出以百名专员入企业、百家企业联村居、百个村干进机关为内容的“三百工程”——
联出新活力 融出新动能
  

全媒体记者 牟艳霞 通讯员 赵晓楠
  “近期部分产品加工流水线班产量不达标,是否存在个性化产品与现有加工工艺适应性问题?”
  “建议针对部分个性化产品调整加工工艺序列,彻底解决现存问题。”
  12月6日,在山东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微家”,几名技术工人正对近期出现的部分产品加工流水线班产量不达标问题探讨交流。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职工微家”布置得简单而温馨。小憩、谈心、学习,职工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今年以来,日照经开区创新实施以百名专员入企业、百家企业联村居、百个村干进机关为内容的“三百工程”,整合机关、企业、村居三方力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职工微家”便是“百名专员入企业”深挖企业、职工需求的成果。
  身入才能心入,心入方能融入,村居、企业发展,只有身入心入、有效融合,才能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此是为“三百工程”的初衷。
  百名专员入企业 问需解难促发展
  日照经开区坚持专业对口、双向选择的原则,向全区重点民营企业全覆盖选派企业服务专员,挑选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强,熟悉产业政策,掌握金融、管理等领域知识的服务专员,入企开展“看发展、听需求、送政策、建台账、解难题”一线服务。
  截至目前,服务专员们共征集合理化建议281条,帮助采埃孚、聚力焊接、东青机械等项目协调解决员工子女入学、供水配套等问题315项,协助企业申报各类奖补资金3500万元。
  百家企业联村居 村企“寻亲结缘”求共赢
  12月6日,在东韩家村国风非遗手绘工作坊内,几名妇女端坐其中,一支笔、泓墨,经过一番精心创作,衣服、鞋子、丝巾、团扇等日用品摇身变成文创产品。
  “作为全职妈妈,我已经七年没有工作了,手绘工坊又圆了我的求职梦,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了。”东韩家村村民韩琴琴说。亚太森博公司出资培训东韩家村村民,成立非遗工坊,为公司提供手绘产品的同时,也为村居和村民辟出一条增收路。
  充分发挥区内企业项目集聚优势,日照经开区确定33个村集体收入低于50万元的村作为联建重点,优选23家重点民营企业,探索实施项目+服务、合作+资源、用工+就业、合作社+股东等多种联建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日照经开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西山前村为英吉多、聚力焊接、中大体育等周边企业配套生产木托盘和木包装箱,年可实现集体收入100万元;小董家村与莆田城厢公司合作,打造直播基地,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东海峪村与亚太森博、五征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提供配套物流及运输服务,每年增收6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5个村居与21家企业达成了产业合作项目,另有53个村居与46家企业正在沟通中。
  百个村干进机关 育强培优村居“雏雁”队伍
  日照经开区将新进入村居“两委”班子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120名年轻干部为重点培养对象,以“胜蓝”“红领”“青锋”三项行动为载体,锤炼干部队伍过硬素质。
  发起“胜蓝”行动,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基层治理等学习培训,并组织年轻干部“进机关”跟班锻炼,实施村干部学习提升工程,多头发力提素质;开展“红领”行动,区内16名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任导师,与村居年轻干部结对,“师带徒”强本领;启动“青锋”行动,安排年轻干部参与经济普查、基层群众工作,让年轻干部在一线得到锻炼成长。
  今年以来,该区已组织专题培训3次,71名村居干部被安排到市信访局、区党群工作部、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单位跟班学习。
  结束3个月的跟班学习,马克超回到村里,竞选上了奎山街道李村党支部书记。
  “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是通过参与创城工作,我长了不少见识,特别是学习到了不少处理工作、与人打交道的技巧。”马克超说,“现在的重中之重是增加村集体收入,我们想着整合下土地,上点种植项目,争取能有所突破。”
  班子强,干劲足,村居发展驶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区86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57%,较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日照经开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联出新活力 融出新动能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