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跃上潮头满目新
—探探寻“茶乡潮河”的成长密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通讯员 万兴华 韩欣辛
  透过岁月的眼眸,该用一个怎样的关键词,描述2023年潮河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驻足潮白河畔,经济发展的脉搏加速跳动,产业兴旺的足迹清晰有力,民生保障的幸福可感可触。纵观山海之间,“火热”一词无疑是最好的诠释。
  2023年,在火热的发展实践中,潮河镇紧紧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坚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山东省2023年度水土保持示范乡镇、山东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茶乡潮河”用拼搏和坚韧,用实干和担当,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镇域经济:拼出来的精彩
  在中泉生物科技(日照)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打包称重、调质机师傅正在观察调质机豆粉调质状况、膨化机工人正在测试膨化大豆粉生熟度。
  这个集原材料进口、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深加工企业,是由潮河镇招引落地的优质项目。自去年3月份建成投产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已完成产值9200万元,进口总额达1.33亿元,并顺利实现“升规纳统”。 
  “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帮忙对接相关部门,让项目审批快审核、快通过,缩短了建设周期,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中泉生物科技(日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得益于潮河镇党委和政府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踪调度,解决了项目推进中涉及土地、资金、审批等手续办理的难题,实现了项目早入库、早纳统、早建设、早投产。
  工业经济是镇域发展的重要支撑。翻开潮河镇的经济账本,一个个数字,清晰可见:1—12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内资招引到位资金1.65亿元,外资招引到位资金152.5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额1.2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逆势而上”。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潮河镇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生动实践。
  2023年,潮河镇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深入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一号发展工程”,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提供招商引资线索、对接招商专班,大力招引创新性强、附加值高、潜力大的优质项目,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年接待客商130余人次,先后到济南、北京、南京、武汉、深圳等地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0余次。
  去年以来,该镇召开各类政企交流活动16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让“一号服务工程”有了更多生动注解。
  行走在“茶乡潮河”,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数据上,也映射在镇域建设的一砖一瓦中。
  过去的一年,潮河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创新提升,以镇区主干道及沿线地区为重点,加强路域环境治理和设施优化升级。更换绿化带、新建便民道、更新硬化路面、布置新苗木……一系列举措接二连三,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该镇新调整规划车位500余个,新建休闲广场1处,有效提升城镇整体风貌。弱电线路整治、全域无垃圾等行动的开展,令群众对新环境、新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挑大梁”
  说起潮河镇,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茶叶。作为全市的产茶大镇,潮河镇是日照实施“南茶北引”最早的乡镇之一。由于有高纬度近海山地的位置优势,因此种出来的茶叶质量高、味道好。
  绿茶是潮河镇的名片,也是百姓致富的产业。据统计,全镇茶园已发展到1.5万亩,每年干茶产量50余万公斤。
  这背后,既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更有潮河镇持续多年的坚守与努力。
  政府“搭台”,茶农“唱戏”。近年来,为更好地提高茶叶种植户的积极性,潮河镇每年集体采购高品质茶种,免费发放给农户。围绕打造“莲翠玫红”近海山地茶特色品牌,镇里追加100万元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茶农规模化种植特色茶,多次邀请省市县茶叶专家到镇指导,帮助茶农提升茶叶品质。
  该镇党委书记宋宗升算了一笔账,“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潮河镇把一片叶子做成产值超过4亿元的特色产业,茶农人均收入2.65万元,真真切切尝到了种茶的甜头。”
  乡村振兴,步履不停。2023年,潮河镇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开始打造茶薯农旅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万亩茶薯片区。该示范片区内的9个村庄,通过成立支部合作社联合社,抱团发展茶薯产业。截至目前,片区内共发展茶叶3600余亩、蜜薯5200余亩;年可加工销售干茶150余吨,加工销售蜜薯制品100余吨,产值5200余万元。
  在茶叶深加工方面,潮河镇采取春绿、夏红、秋白茶的模式,错季加工不同种类的茶品,同时与省内外茶专家合作,建设了谷雨春茶科研基地,不断提升茶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蜜薯产品则包括薯干、手工煎饼、手工粉条、手工糕点等加工产品,同时以“三产融合”为目标,探索“生态+产业+文化”的农旅新模式,发展茶薯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
  “茶薯经济”奏响了乡村振兴富民曲,老百姓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政府帮我们牵线搭桥,使合作社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接上了电商发展的轨道。”魏家薯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彦自豪地说,自家的薯干年销售量从最初的2.5万公斤增加到现在的15万余公斤,年销售额可达300万元。
  除此之外,潮河镇依托茶薯农旅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白鹭湾“美美与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四联四促”带动成立5个片区功能性党委、10个跨村联建党组织,依托跨村产业联建和村企联建共建,形成了“东有白鹭湾、西有茶薯片”的2条特色农旅产业带。推动11个融合度高、条件成熟的村庄完成建制优化调整,“模块重组”带动区域内村庄治理同抓、产业联动、服务共享,逐步实现村庄融合发展。
  红色引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点燃了兴乡村、强产业的强劲动能。目前,潮河镇46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过10万元。其中过50万元村有9个,过100万元村有5个,村集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幸福生活:文旅与民生互融共进
  “小镇更美了,心情也更美了”“基础设施更完善,生活更便利”……老百姓此起彼伏的称赞声,正是潮河镇坚持民生为本,提升民生福祉的有力佐证。
  社会救助兜牢底线。强化低保救助,全镇共纳入低保766户1016人,特困供养户189人,救助因大病生活困难21人次,发放救助金4.1万元。
  助残扶残提质增效。建立健全镇残联、村残协二级残疾人组织机制,完善康复工作及教就工作,举办“阳光助残一件事”培训班,推广“阳光救助掌上办”,加快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作。
  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在5个中心村挂牌成立医院问诊微窗口,创建17个村幸福院为星级幸福院,实现全镇星级幸福院全覆盖。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97个,投入900万元推进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工程,筑牢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线。
  一件件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带来的是一份份群众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温暖。
  从镇驻地到乡村,再从外观到内涵,多维度“塑造”,一个更美更舒适的绿意潮河正呈现在群众眼前,这也使文旅融合有了最为强大的保障。
  乡村旅游火“出圈”,点燃发展新动能。潮河镇构建了“东—西—南—中”全域旅游四大板块,以莲山谷雨茶香生态园为依托,发展特色茶园乡村旅游,推进茶园旅游设施提档升级,开展“万人游五莲”“茶园亲子一日游”等活动,接待游客2万余人,实现旅游产值200余万元。许多村民靠吃“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收益十分可观。
  不止于此,潮白河的“烟火气”也迅速升腾,该镇打造“食、游、购、娱、展、演”等多元叠加的夜间文旅业态——— 潮白河夜市,先后举办“美食节”“礼乐潮河·书画端午”“潮白河文化艺术节”等6场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吸引2万人次游客进入夜市,实现营业额300余万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全县拼搏实干、奋勇登攀的发展热潮如火如荼之际,新的一年,“茶乡潮河”该如何落子、布局?2024年,潮河镇将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立足全镇实际,高规格、高标准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一座富强秀美、精致活力、全域振兴的绿意潮河正加速崛起!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9 版:两会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跃上潮头满目新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