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八方云动入襟怀
——读许家强著长篇小说《开禧元年》
  

刘贵峰
  《开禧元年》创作尚在计划中时,听家强兄简单介绍起,印象中是围绕金代日照籍状元张行简写的。当时在文澜院参加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读书会,对这位“中国状元中唯一留下了术数著作的人,也是中国所有留下术数著作的人中,唯一一个状元(家强语)”、写下《人伦大统赋》(载入《四库全书》)的前辈高人不胜向往。现在这部长篇小说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展卷读来,四分五裂的天下大势纷纭重叠次第展开,已经将这位状元郎及尚书郎加顺天军节度使的特长淡化至忽略不计,更感觉到中古时期这一代星辰璀璨熠熠生辉,眼底烟云波诡云谲,历史洪流波涛汹涌涌进我的生命。
  
  半生读书杂芜,对小说的阅读选择,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站在书架前,或者在网络排行榜上想找一本来读,总是逡巡半天兀自作罢,是出版的悲哀,作品的沉沦,作家的泛滥,还是自身的狭隘,不得而知。
  日常很少通读小说,包括四大名著之《红楼梦》甚至后四十回基本上没看过,前八十回虽然翻了无数遍,但也没有一次是一气呵成读下来的。但这本《开禧元年》例外,它给予的惊喜和震撼,是多年来未曾有过的。
  一部作品,著作者既要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又得埋头耕耘,汗水挥洒,阅读面虽是大众,阅读者实属小众。君以君手写君心,我以我目阅锦文,得遇佳作,爱不释手,如逢高士,如谒先贤,如逢知己,如约佳人,诚惶恐,诚仰视;实膜拜,实心仪;领会唯恐遗珠,交流只怕唐突,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却又怕读完之后的怅然若失,这种感觉自成年后很少有了。
  此书的运筹与构思恰如第一章的标题:八方云动。国从宋金夏蒙(铁木真还处在完成统一草原阶段,尚未建国),大格局框架分明;主人公自张行简、韩侂胄、辛弃疾、杨妙真、党怀英纷纷亮相,精彩典章,随口吟咏;利箭神枪,信手拈来;风云际会,匠心安排。铁木真勒马黄沙,蒙古铁骑呼啸而过的情景再现,这样的描写,只有让我们由衷地感觉这一幕历史上果真就曾经如此这般;就连元好问、哲别、王仙、田燕等配角都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让人心生景仰或惦念,甚至“俘获”辛弃疾的三个金兵心理活动都刻画细致,对其悲惨结局给予中肯评价;书中张行简路遇田燕妙断手镯案,直让人觉得大唐狄怀英施施然走来,令人叹为观止;描写南宋王朝孝宗光宗宁宗皇帝更迭时期,韩侂胄的铁腕和担当的精彩段落,我们会读到“庶人一怒,溅血五步。天子一怒,伏尸千里。宋朝的士大夫一怒——换皇帝”这样令人不禁莞尔却又激荡于心久久难平的绝妙手笔。书中多条线索纷纭复杂却是条理分明,诸般主角前途未卜却又一襟丘壑了然在胸——胸中万竿高耸入云的翠竹,那是蛰伏厚土植根多年后的遽然拔节,那是耕耘数十载栽种的丰茂长林阵列待阅。
  莫非,书自天成,家强兄就是那说书人,将一卷风华、漫天风雨,向我们细细道来?
  
  韶华读书,南宋开禧年间事,是从辛弃疾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及其所指韩侂胄开禧北伐开始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即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离其连呼“杀贼,杀贼!”去世仅有两年时间。当时韩侂胄执政,谋求千秋伟业旷世功勋,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准备委他以北伐大任。《开禧元年》第五章《稼轩北来》和第十一章《三英之会》把辛弃疾当时的感受和矛盾心理表露无遗——六十六岁孤身行走,深入敌后了解敌情,独处险地,为慎重北伐提供第一手情报,这是开禧版的“渡江侦查记”——只不过是北渡。南宋文臣尔虞我诈,秦桧韩侂胄史弥远三大奇葩如同罂粟花一样摇曳多姿次第开放,内斗起来奇招怪招狠招层出不穷,令后世的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武将壮志难酬,星辰寥落,令人喟叹抱憾之余又岂能说我大宋无人——文武全才如辛弃疾,“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语出刘克庄《辛稼轩集序》)。不世英才的卓越之处在于他的冷静独特和从不随波逐流,他的意见当然不会引起权倾朝野利令智昏的当权者的重视,所以当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时,感慨万千,怀着沉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出这首词。深如其言,韩侂胄有其祖父韩琦之血脉,而无其“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语出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之身处相位而能杀伐果断、战之能胜、谋之可成的恢弘气魄。据载“三省印均放于其家,侂胄自置机速房,甚至假作御笔,升降将帅,人均不敢言。”如此盛气凌人,锋芒毕露,有诸葛孔明之印绶而无其深谋远虑、临机决断、鞠躬尽瘁、有国无我之魄力与精神,不败才怪。至于他被史弥远算计,身遭横死,首级北传,由张行简力主厚葬于韩琦墓侧,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三
  近年来,聚焦某个年份来讲述历史的专著或通俗读物颇有市场,例如《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1566》等,但有些历史小说的现代语言与措辞,读来如鲠在喉又似米饭里的沙子、吃花生嚼到霉变的果子仁,令人痛苦不堪。
  “长达几十年的古典文学阅读与古典文体的写作,都成为他写这部小说的文字背景与基础,让他笔下的古色古香显得流利顺畅、生发自然。”(语出赵德发《开禧元年》序)。本书正是围绕该年具有重要性的人与事展开讲述,对诸多文坛轶事与历史事件,作者从颇具新意的角度展示与表达。世人皆云“过好了每一天就是过好了这一生”,那么了解了这一年也就了解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能用如椽大笔小处著微全景展示者,《开禧元年》即是也。
  这是一本历史小说,读着读着却读出了江湖的感觉,尤其是读第四章《梨花枪法》时深感唯身怀技击者才能著此文。“杨妙真一枪在手,便如水流花开,云舒天际。”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基于少时从游,对家强兄的武学造诣还是有见识的,所以在这本充溢着文学、战争、政治因素的小说里,浓郁着一种天下豪侠纵横驰骋的江湖气息,也就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扑面而来的侠气。在这方面,无一怪奇之招却时有惊艳之笔,无流行小说的高深莫测光怪陆离故作奇崛,却是长袖善舞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或许恍然之间,家强兄本来就不应该是个当世学者,而是那个一袭白衣斜倚在驿路旗亭,面色苍凉貌似弱不禁风,手握一盏酒默默有所怀、期期有所待,罕见有对手却时时有知己、一襟落寞却满怀热血的古时逆旅行客?
  泰戈尔《飞鸟集》里有云: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是的,只有坐拥万卷书城通读经史文哲,只有在浩如烟海的积累里抽丝剥茧去芜存真,只有在别人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午夜用一盏执着的灯光照亮思想的人,才能为我们奉献这样的可读耐读、喜闻乐见又独秀于史学、文学与民俗学的优秀作品。 
  四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家强兄领军的鸿雪文学社和新古典主义诗派就活跃在文坛上,至今,家强兄一直践行、探索着新文学的前进方向、发展道路,创新着文学的呈现方式和表达形态,实践着文艺评论的革故鼎新。历史燃烧着的永不熄灭的火炬,提供着持续悠长的创新创造动力,家强兄丰厚的史学积累和涵养,是他笔下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不竭源泉。他在《读书人的2023》中表示:“写一部完整的《开禧北伐》”“《开禧元年》只能是序卷,之后的发展,才是真正的鼓角铮鸣,山崩海摧。”百万字长卷书成之日,我们关注的历史人物将再一次同时登场,敌我双方权臣与权臣的较力,一线将领的忠诚与背叛,生与死的刹那转换,荣光与耻辱的必然和偶然,兵与戈的无情交锋将排闼而至;那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跌宕起伏的政治斗争,磅礴恢弘的历史背景,还有民间必然出现却难以捕捉的人间烟火气、穷困病劳苦等等等等将随着作者的引导层叠上演、逐次清晰地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个人孜孜不倦地书写,是鸟儿回首天空中的影子,是飞鸿追寻留在雪上的足痕,是在大地上刻下自己的印迹,是对未来的求索,是读书人的自我完善,是幸福本身,是使命使然,是热血驱动下心潮澎湃的释放,是生命的追求和认证,是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时空合而为一。读完《开禧元年》,恰是2024年元旦,而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开禧北伐》,我们为之期待着。
  五
  不尽余意,七律一首小结——天纵奇才推术数,八方云动入襟怀。在朝明辨鹿非马,遍野纷争狼逐豺。经脉成河流日月,丹心化雨湿衙斋。细观青史披霜雪,大赋许君手自排。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海曲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八方云动入襟怀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