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基于场域视角的农民生态价值观培育路径
——评《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养成逻辑与培育路径》
  

张晓琼
  作为当今时代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一个最为根本和首要的方面就是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民生态价值观确立情况如何直接关乎农村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培育和确立是当前亟须重视和加以推进的课题。秦绪娜教授的著作《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养成逻辑与培育路径》正是对此课题深入探讨的重要成果。该书作者以场域为视角,围绕“农民生态价值观培育”这个重要现实命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证调研,深入分析了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养成逻辑与培育路径。该书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与以往研究相比较,该书具有如下特色和创新。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该书是作者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写就的。作者紧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深入山东省不同地域不同发展类型的几十个村庄,就农民生态价值观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养成和培育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为期三年多的追踪调研和深入探讨,其目的是探寻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养成逻辑与培育路径,以期助力当下进行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出强烈的主旨意识和鲜明的时代性。
  第二,基于场域理论,研究视角独特。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一种社会实践理论,主要用来研究社会实践。农民生态价值观培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该书以场域为研究视角对农民生态价值观进行理论分析。基于该视角进行研究能够有效规避以往研究中将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的缺陷,可以有效地将行动者和社会双重能动性集中起来,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贴近于现实,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
  第三,强调关系性思维,突破主客二分法。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养成是农村场域与农民主体意识互动的结果,该书基于场域视角突出关系性思维,通过农村场域与农民惯习的互动探讨,认为农村场域与农民惯习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农村客观关系结构与农民性情倾向系统之间的交互建构和相互融合的动态关系,这突破了以往研究中的主客二分法和结构主义模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当下,有效推进农民生态价值观培育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养成逻辑与培育路径》基于场域视角,从农民惯习与农村场域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农民生态价值观的养成逻辑与培育路径,对农民生态价值观的现实培育提供了路径参考,有助于增强农民生态意识,推动农民生态价值观养成,助力农村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基于场域视角的农民生态价值观培育路径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