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出“两个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一,深刻把握“两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们生产实践及精神创造的结晶,是人类繁荣进步的内驱动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两大关键因素,也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重要纬度。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筹兼顾,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更好地发挥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价值引领、道德滋养的作用。
第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开拓者、实践者;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才能确保我们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发展进程始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而展开,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第三,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高质量发展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国家发展需要精神动力。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要突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将个人理想与追求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之中,做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奋斗者、奉献者。同时,在国际舞台,要讲好鲜活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第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全方位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