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38年,王少阳付出全部精力只为患者——
全媒体记者 隋言晨
他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治愈了许多患者;他躬耕于临床一线,问诊翔实全面、处方仔细斟酌,获得无数患者好评。他就是2023年度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市中心医院中医一科主任医师王少阳。
立志学医 振兴中医
“我生长在农村,自幼亲见身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的‘赤脚医生’,他们不辞辛苦,为人们解除病痛,我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要像他们那样当一名医生。”王少阳说。
1981年,王少阳报考了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进入大学,我才进一步明白医学的真谛,它是人类健康的科学,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维护人们健康的法宝。”在大学里,王少阳得到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亲授指点,如全国著名的学者周凤梧、李克绍、张珍玉、张灿玾等教授。
“读过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才更体会到,老师们的道德和医术境界就是当代的孙思邈。”老教授们的言传身教让王少阳能够在后来的工作中贴近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1986年7月,王少阳大学毕业,他选择回到家乡日照。“我的想法就是回老家,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
学医路漫长且艰苦,王少阳深知多学习钻研一点,就能多为病人解除一些痛苦。他通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切实感受到多位恩师的用心,在提升医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高尚的品德融化在日常工作中。
“中医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文明的结晶。当现代医学(西医)飞速发展的时期,中医学曾被忽视甚至怀疑,一度停滞不前,我们这代人肩负重新振兴中医、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重责。”王少阳说。
治病救人 医德双馨
“吃饭怎么样”“平时吃饭要细嚼慢咽、吃七分饱”……问诊中,王少阳每次都会仔细嘱咐患者,药要如何煎煮、分几次服用、饮食注意哪些事项,安抚患者焦虑的情绪。
作为医生,加班和抢救病人是常事,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不知尝过多少,下班时间难定,手机不能关机,随叫随到成为常态,经历过多少个急会诊,王少阳已经记不得了。
看到一些患者尤其是远路的患者,没到上班时间就早早地等在诊室门口,他主动提早开诊,避免患者排长队。
“选择做医生,就意味着付出全部精力。”王少阳说,他也凭借实实在在的医疗技术和为人和善的医德医风,让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寻医问药。
最近会诊的一位患者,因为头晕乏力失眠焦虑,痛不欲生,多次住院并多方诊疗始终未见效。“我仔细研究以往的诊疗方案,常规的治疗措施不能解决。”王少阳通过患者的表现、病史、舌苔和脉象,中医辨证选定痰和瘀两个要点结合辨病,经过治疗,患者一周初见成效,一个月基本痊愈。
有位青岛的病人,听朋友介绍来找王少阳看病。王少阳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前后经过六周治疗,患者基本痊愈。前不久,该病人还专门给王少阳打电话,表示感谢。
“作为医生,最重要的是把病看好,要钻研创新,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王少阳说,“我们的工作就是看病救治病人,病人康复是我最大的愿望,成就感满满。”
中西结合 辨证施治
中医属于经验医学,很多知识不止在书本上。中医辨证施治个性化很强,很多时候要通过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才能真正领会。
王少阳不仅在中医理论上有着深入的研究,更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不断提高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中医诊治疾病有独特的方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王少阳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最拿手,包括脾胃病、肝胆病、心脑病、肺病、肾病、糖尿病、外感病,慢性病调理最适宜,对疑难杂病有独特效果。
近年来,王少阳看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比较多,他致力于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老年人往往数病并存,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呼吸病、脾胃病,这些慢性病难治,并发症又多,他通过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出虚弱和血瘀的病机规律,结合这些特点,辨证应用补虚和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俗话说十人九胃,可见脾胃病(胃肠肝胆病)很普遍,王少阳结合临床观察,研究病因病机特点,抓住肝气郁结这一要点,通过辨证论治,取得显著效果,也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
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维护健康不可或缺的,其精华不管有意或无意都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我们常说的‘治未病’,就是维护健康的措施。‘未病’就是有苗头,或病之初始还没显著表现出来,这时候通过辨证论治,把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事半功倍,健康得以保障。现代医学的‘亚健康’就适宜中医辨证调理。”王少阳介绍。
在日常保健方面,遵循中医学理论,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如春夏阳气生发旺盛,多做户外运动;秋冬阳气收敛闭藏了,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顺应昼夜规律,白天多活动,夜晚要休息。“还有一点,中医学特别强调情志因素致病,保持健康的心态,避免过度情志刺激和波动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方面。”王少阳说。
王少阳不仅是医者仁心的典范,更是全体市中心医院人的缩影。他们在自己挚爱的岗位上悉心钻研,用满腔激情和精湛医疗技术,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默默守护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王少阳在给患者把脉问诊。本报通讯员 王振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