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经开区法院能动司法促闲置土地盘活
全媒体记者 胡颖 牟艳霞 通讯员 姚欣
5月27日,在日照经开区日照生物化工园区公共中试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外部装修施工。在去年,这里还是停工4年的混凝土框架,荒凉萧条。
土地的盘活,源于日照经开区法院的能动司法。该院调和各方,找到以物抵债的解扣路径,让闲置土地“生发”出新项目。
急!
资金链断裂,项目按下“暂停键”
2018年3月,一个生物医药项目落地日照经开区。当年9月,项目动工建设,投资方先后向施工方支付工程款1200万元。
然而,因投资方未能如期支付阶段工程款,项目推进并不顺利。彼时,施工方已垫付1000多万元工程款,多次向投资方索要未果,只得停工。
机械租赁费、供应商货款拖欠,员工工资无法及时发放,问题接踵而来。更让人头疼的是,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施工方因此一连吃了十几个官司,导致公司账户被查封,影响到其他工程项目。2022年,在与投资方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施工方将投资方告上法庭。
催债、堵门、经营压力大,压得施工方负责人老李喘不过气:“这几年建筑行业本就不景气,这么大笔资金又要不回来,我们公司的经营非常困难。”
案件由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当年11月作出一审判决:投资方向施工方支付工程欠款2679万元。投资方上诉后维持原判。案件即进入执行阶段。
调!
法院能动作为,开出和解处方
因该案所涉项目位于日照经开区,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日照经开区法院办理。2023
年6月,该案执行立案。
从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出发,日照经开区法院第一时间成立以院分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专案组,主动联系日照经开区招商发展集团,了解涉案土地及项目情况,以寻求最优解。
“日照经开区是经济功能区,土地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项目一直没有建成投产,造成土地产出效益低,浪费发展空间。”区招商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每一位投资商、建设者对日照经开区的印象,都关乎这里的营商环境。日照经开区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刘娟综合考量后,提出明确的办案思路:“该案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调解!”
方向明确,案件承办人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来法院调解,但过程却并不顺利。
“我想通过融资、分期付款等方式支付施工方的欠款。”
“对方连融资路径和分段支付的具体时间都确定不下来,我不同意,我这边实在等不了啦。”
因双方意见分歧,5次面对面沟通调解后,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此时,依照法定程序,只能拍卖投资方在施工场地的地上建筑物。
和!
以物抵债,实现三方共赢
根据评估数额,若拍卖顺利,项目地上建筑物的拍卖价格在
2000万元左右。一旦流拍,根据法律规定,再次拍卖时,起拍价又会降低。
“能不能不拍卖,让投资方以项目地上建筑物抵施工方的工程款?”为尽可能减少双方损失,专案组再次讨论后,确定以物抵债的执行方案。
案件承办人再一次约谈双方当事人,从上午10点一直沟通到下午2点,就以物抵债的方案详细为当事人分析情况、权衡利弊。因投资方不予接受以物抵债的金额,调解再次遇阻。
事情越早解决就越主动。日照经开区法院迎难而上,商定采取调解与强制执行并行的方式,力争以强制执行促成以物抵债。
7月19日,该院将投资方列入限制消费名单,并启动拍卖预案。一旦挂牌拍卖,信息上网,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利,这让投资方感受到了压力。3日后,投资方主动联系到执行法官。
乘势而上,又经过前后20多次沟通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投资方以物抵债,地上建筑物归施工方所有。
终于,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案子结了,日照经开区法院却未就此止步。当了解到施工方没有利用闲置厂房的意愿时,该院便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积极帮助施工方对接投资商,想办法让闲置厂房焕发新价值。
“引来新项目,抵来的资产我已顺利变卖。”在案件回访时,施工方负责人老李激动地说道。调解一案,投资方的债务化解了、名誉等损失降到最低,施工方的工程款追回了,土地也得以盘活利用。
每当路过项目现场,执行法官范子铭成就感满满:“在法律规定框架内,坚持能动履职,通过执行和解实现多方共赢,这或许就是执行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