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医院以高素质科研队伍驱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纪实
全媒体记者 马丹
这是一份满载累累硕果的成绩单——
市中医医院肺病科成功创建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中医骨伤科率先在日照地区开展机器人辅助下关节置换手术。累计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省部级课题取得重大突破……
心有方向,行有定力。这份成绩单,属于市中医医院每一位孜孜不倦的一线医务科研人员。
科研能力是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市中医医院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研究型医院,在科研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成果丰硕,科研创新能力、学科可持续发展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以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精准发力 发挥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资源优势
不久前,一位被偏头痛折磨了10余年的患者,向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送上一面锦旗,以表达对医生赵丽丽的感激。当时接诊这位患者后,一直主攻偏头痛领域的赵丽丽精准确诊其为“厥阴湿热上扰”导致的头痛,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7服中药后巩固3周,随访至今,患者满意。赵丽丽则将这份“神奇”的疗效归功于科室科研团队对相关案例的不断积累。
医学科研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术活动,可揭示人体疾病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近年来,中医经典科集科室优势力量,主攻当代中医疑难杂证、危重病患、临床常见慢性病,尤其对久病难愈的慢性偏头痛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医学院等学校讲师的赵丽丽更是将精力倾注于研究,多次参与医院各级相关课题评审,目前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用扎实的科研功底为患者带来健康。
在市中医医院诸如此类以扎实科研成果服务群众健康的例子比比皆是。
“脊柱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单纯手术治疗往往恢复较慢。如何破题?我们坚持弘扬国粹、传承创新,用中西医结合进行临床诊疗模式创新和科研。”国家科技专家库四大慢病重点项目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副主任医师吴亚东介绍,为打造脊柱外科与神经外科融合、颈肩腰腿痛多学科诊疗一体化模式,该科室十分重视与临床相关的科研工作,在脊柱手术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方面实现重大创新,在脊柱退变、骨代谢疾病成骨机制系列研究中获重要突破。所在科创团队研发的仲黄颗粒目前已形成颗粒和膏方制剂应用于临床,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疾病复发率,诊疗模式先后获得山东省医学青年科技奖三等奖和日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一家公立医院,如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又该如何充分发挥医院的公益性?多年来,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技术资源优势,启动一流专业、一流专科、一流专项技术建设,持续推进科研平台建设。
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目前,该医院拥有脑病科国家级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与建设单位6个,市级重点专科18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病区覆盖率已达70%以上,医院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入围全国百强,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
不仅如此,该医院脑病科还是省级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拥有骨科与运动康复、中医心脑血管疾病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拥有中医骨伤、治未病等3个日照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药制剂实验室为日照市重点实验室。
一个个专科不断实现新突破,见证着市中医医院科研建设发展的铿锵脚步,也描绘出日照市中医医院的美好未来。
人才为本 激活人才培育“一池春水”
人才,毫无疑问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该医院注重中青年人才培养,制定科研能力提升“攀登计划”,遴选青年科研优才,加强科研人才培育。
“人才力量,始终是发展科研实力的基础。”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骨伤学科带头人杨彬感慨,唯有让更多的年轻医师参与进来,才能让科研工作“活”起来、“亮”起来。
该医院中医骨伤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新生力量的作用,让年轻医师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技术骨伤科围术期应用、“中医五个全科化”骨伤科应用等领域崭露头角,让科研带动疗效,临床疗效不断提升。中医骨伤学科在不断发扬中医国粹的同时重视前沿科技,将数字骨科、机器人技术等与临床结合,重视科研成果转化,陆续开展了机器人辅助髋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等新技术,在髋、膝、肩、肘等骨关节疾病的诊疗领域不断突破。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不仅彻底激活了人才培育的“一池春水”,该医院还积极瞄准临床科学问题,围绕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中西医预防诊治技术,以临床研究为主体,广泛开展各类科学研究。
2018年至今,该医院承担科研课题230余项,其中厅局级以上93项;连续三年获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联合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年度立项数量保持每年10项以上。
蓝图绘就,百舸争流。改革的共识在凝聚,发展的热潮在涌动。
如今,该医院在中医骨伤学、脑病学、呼吸病学、针灸学、中药学等领域开展高级别研究60余项。依托各重点学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专科,医院在骨伤科学、脑病学、呼吸病学、妇产科学、心血管病学、针灸学、中药制剂、肛肠病学等领域的研究层次也在不断深入,发展的脚步坚定铿锵。
提档升级 科研成果迸发无限活力与能量
持续推动科研水平提升的核心要义,便是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在新技术的涌现、新理念的提出以及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探索出一种新时代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模式?对此,医院骨伤四科副主任朱明有一番自己的理解。
“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疗效,更快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病痛。”朱明介绍,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在中医文献古籍中发现仙茅这味中药在强筋健骨方面效果很好,为了让治疗更科学,朱明团队做了大量文献研究,同时通过科学动物实验均证实仙茅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细胞,从而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目前,已有不计其数的患者因为这项科研成果而受益。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忘初心,重点科研领域持续突破。以中医骨伤科为例,目前已经形成7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省自然科学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获省部、市级科技奖25项,在关节骨科、脊柱骨科、矫形骨科、运动医学科及复杂四肢、骨盆创伤的急诊急救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等领域有着丰硕的科研成果。
不仅是中医骨伤学科,作为我市介入呼吸病学的开拓者与领军者,该医院肺病科在领头人张华、葛长胜的带领下,在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领域建树颇多,已建成完备的呼吸疾病诊疗技术体系。通过10余年的自主探索,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为国际顶级专业学术组织(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欧洲呼吸医师学会、亚太呼吸学会、世界气管镜与呼吸介入病学会等)所关注;吸引许多国内知名医院的医师前来进修。
医院要实现“提档升级”,科研技术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要素。如今,市中医医院正以现有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创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省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同时,持续推进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遴选、建设工作,由点及面,逐步提升医院整体科研水平。
“一池活水引春来”。当科研成果迸发出无限的活力与能量,科研也为市中医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市中医医院将聚焦一流目标、践行一流标准,书写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医院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