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庆梅 报道
本报讯 为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促使金融血脉更加通畅,让金融功能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东港农商银行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数字金融为主线,统筹推进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科技金融,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农商银行金融力量。
以科技金融激发内生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型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东港农商银行始终把金融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做优,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方向,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优质科技型企业精准发力,实现有效对接,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截至4月末,已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2户、金额799万元,“技改专项贷”10户、金额9710万元,有效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方式,推动创新型企业“知产”变“资产”,有效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4月末,已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37户、金额2.21亿元。
以绿色金融护航“绿水青山”。为有效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东港农商银行将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作为绿色信贷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充分满足节能环保以及绿色转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截至4月末,该行实现绿色贷款75户、金额2.73亿元,主要集中在节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生态农业等领域。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落实金融扶持政策,东港农商银行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创新推出“碳融通”“光伏贷”等绿色金融专属产品,用于满足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行业和企业绿色转型方面的资金需求。为提高绿色企业办贷效率,该行对于符合条件的绿色贷款实行差异化利率和审批,设立针对绿色信贷的差别化授信审批流程,对于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的授信申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
以普惠金融惠及千企万户。今年以来,东港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为契机,细化工作方案,加强政策宣传,让普惠金融惠及千企万户,截至4月末,已办理普惠小微贷款76.42亿元,较年初增加5.03亿元。为落地落实普惠金融服务,东港农商银行利用乡镇集市、金融夜校等方式,加大金融产品宣传力度,为居民讲解金融知识,深入了解客户融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店小二”式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宽度”。该行积极探索普惠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新模式,派出金融辅导队深入企业园区,主动与小微企业对接、提供适合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方案、推广应收账款融资,为普惠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4月末,共为18户小微企业办理应收账款融资,融资总金额超3000万元,通过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新模式,让普惠金融服务切实地惠及小微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以养老金融守护“夕阳红”。东港农商银行始终秉承“尊老、爱老、适老、敬老”的金融服务理念,做实、做细、做优老年客户群体金融服务工作。不断在“硬环境”“软服务”上下功夫,旨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用真心、真情的金融服务守护“夕阳红”。完善硬件设施,让适老服务更有温度,设置老年客户“绿色通道”,开设爱心窗口,安排专人做好老年客户群体的服务引导,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设置爱心座椅,配备老花镜、医药箱、轮椅等服务设施,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延伸服务半径,让适老服务更有力度,工作人员走进社区、走进大集,为老年人讲解人民币防伪特征、假币识别方法,通过典型案例揭示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引导老年客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金融诈骗陷阱,用农商“力量”守护“夕阳红”。
以数字金融为服务“提速”。近年来,“线上化”“移动化”“数字化”成为了金融服务的主要元素,为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东港农商银行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达性和便捷性。该行自主创新研发“日照放心消费平台”,以轻量化小程序为承载,可实现政府监管、展现商家经营优势、提振消费需求,为商户、消费者提供多渠道、宽领域的服务支持,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有效服务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充分体现东港农商银行“金融数字科技赋能小微商户”的服务理念。“金融小店”依托线上平台以金融超市的形式,为客户展现贷款、存款、手机银行等金融产品,每款产品配有图文介绍,用户可通过链接查看产品详情并发出申请,由该行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快速实现“你申请,我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