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业勇 志云 程丹报道
本报讯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莒县聚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县乡融合、医防融合、资源融合,纵深推进“优编强医”,持续提升县域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县乡融合,保障医疗服务“提档升级”。莒县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作用,莒县人民医院13家成员单位,莒县中医医院8家成员单位,向每家成员单位派驻“2+1”技术团队,即1名业务副院长、1名主治以上帮扶医生、1名护理人员,帮扶人员均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区医院深度融合。依托医共体建设,莒县持续优化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医共体牵头医院指导帮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21处各具专业特色的“基层名医工作站”,引领提升区域学科和学术水平;夯实乡村医疗网底,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诊疗机制,通过远程诊疗、常驻坐诊等方式,今年以来,全县完成基层临床送检1700余人次,远程诊疗近1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医防融合,保障健康服务“未病先防”。莒县定位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特点,积极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莒县卫生健康局加挂县疾病预防控制局牌子,重新组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卫生监督所牌子,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公共卫生监督等主要职能,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推动疾病预防服务保障与监督执法有机融合。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挂“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站”牌子,强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监督执法职能,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防得住、治得好”。例如,莒县通过融合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职能及技术,借助慢阻肺筛查项目开展平台,实施“五个一”工作做法,推动县域内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医防融合,为探索新时代基层卫生发展模式提供了载体和方向,形成的经验做法“慢阻肺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获批国家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县,被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评为“医防融合实践典型案例”。
资源融合,保障基层群众“病有良医”。莒县推行“县管乡用”,根据区域内服务人口数量,统筹配置编制资源,近三年保障卫生健康系统进人计划800余名,靶向引进各类医学人才30余名,通过测算门诊量、床位数、常住人口等指标,将编制资源向最紧缺、最需要的方向调剂补充,充分保障县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求。促进人才“柔性流动”,健全完善县域内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制度,采取定期选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骨干到市县级医院跟班进修培训、定期派驻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赴乡村医疗网点坐诊带教、重大疾病集中会诊等方式,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活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