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叶飞 霍平
“打开窗帘、空调温度25℃、灯光调暗一点、设置一小时闹钟……”只要动动嘴,酒店客房内部设施瞬间“听懂”指令。客人全程不用动手,就能被智能管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
这是山东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特)研发的“酒店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正是凭此“一技之长”,给入住的客人们送上了“至尊版”的智慧生活体验。
“比特·比较特别”。近日,走进比特智能厂区,这条标语分外惹眼。这家成立30多年、以制造电话机“起家”的老牌企业有何特别之处?纵观比特智能的成长史,“科技”“智慧”始终是其傍身的“标识”。
“这一环节是电话机组装,过去40个人1小时生产150部电话机,通过自动化改造后,3个人1小时便能达到220部的产量。”该公司智造基地工程总监马丽华说,“现如今,公司不仅保持了原有电话机、酒店专用通讯设备的生产龙头位置,还不断向智慧酒店、数字旅游等项目发力。”
从制造到智造,老产业蓄积新优势,这既源于企业的努力,更得益于东港区优质的营商环境。2020年,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比特完成“退城入园”,进行智能化改造,谋划已久的数字工厂付诸实践。2023年,比特实现营收增幅5.79%、利润增幅122%、产值增幅80.98%,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东港区,像比特这样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向“新”促转型、提“质”谋未来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当下,走进东港区一个个企业车间、研究机构,都能感受到一股股向“新”提“质”的气象:发挥自身制造业优势,老产业发“新芽”;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新兴产业生机勃勃。
在山东力山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前,工程师输入指令后,蓝色弧光追逐着红外线靶点和轨迹吱吱作响、快速移动,数十秒便把厚厚的钢板切割成一组加工零件。
“以往进行手动切割作业,速度慢、有误差,而且劳动强度大、成本投入高。”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新明介绍,公司引进先进智能设备,利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业模式取代传统人工作业模式,达到减人提效、节本降耗的目的。截至目前,公司新签订单约0.9亿元,同比增长11%。预估全年实现产值2.99亿元。
作为钢铁配套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力山特智能长年致力于车间吊运生产线的设备智能、系统智能、场景智能技术的创新。其中,研发的行车搭载智能吊具、智能仓储、库管系统具有高清图像识别、高精准定位、多机高效协同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冶金、风电等行业。
与力山特智能同一园区的德誉精工科技(日照)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火车车箱配件的生产,入眼便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公司先后引进了国内顶尖激光切割、数控折弯、预处理及焊接设备,主要服务于机械、船舶、铁路以及汽车行业。”该公司项目负责人李龙杰说,“在后期规划中,公司还将着重搭建智慧云数字系统,更好地整合市场资源,降低制造成本与客户采购成本。”
近年来,东港区瞄准“高精尖”着手布局产业创新策源地,打造了面积18平方公里的钢铁配套产业园,招引落地了一批钢铁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钢铁物流配送等“吃钢嚼铁”项目,并把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科技基因“熔铸”进整个产业链条。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3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放眼整个东港区,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特色城市,初步形成了以空港经济开发区为龙头,钢铁配套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基地为支撑的“一区多园”现代工业园区布局,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热潮澎湃。
以创新牵引,以科技赋能,以人才助力,东港区正大力讲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