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马斌 王恩军 郑霞
职业教育质量文化是职业院校全体师生员工、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等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精神面貌的文化系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质量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基本价值判断,是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重要指导;质量文化重构又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并全面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视域引领下的质量文化重构,从根本上厘清对质量的价值追求,转变质量评价导向,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最终形成师生广泛认同、自觉践行的“质量文化生态”。
一、凝神聚力:质量文化重构的价值意蕴
质量文化重构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擎、“三教”改革的黏合剂、校企合作的桥梁纽带和培育大国工匠的沃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擎,先进质量文化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强化教职员工质量责任意识,凝聚改革发展合力。
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开发和教学方法创新等“三教”改革中,质量文化又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黏合剂”,引领各要素守正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校企合作由浅层次到深层次发展,关键在于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质量文化。在质量文化引领下,校企围绕人才培养形成利益共同体,在专业共建、师资共育等领域形成质量共同体,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二、多维共促:质量文化重构的生成逻辑
质量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形态,其形成和发展需要内外部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在职业教育领域重构质量文化,应着眼制度、理念、环境、自觉等多个维度,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管用的质量文化生态。
制度是质量文化的“硬约束”。要建立以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师发展评价机制,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教学反馈改进机制,以制度之力引导质量提升。
理念是质量文化的“软约束”。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理念,确立“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引领师生知行合一、从严从实。良好环境是汇聚推动质量提升的磅礴力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重质量、讲诚信的校园文化;推进校政企行深度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命运共同体;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塑造“学生乐学、社会信赖、企业青睐”的品牌形象。
质量文化重构要激发主体自觉。教师要自觉提升“双师”素质,把教书育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追求学习实效,成为学习的主人;管理者要履行岗位职责,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持续改进的工作合力。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惟有系统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质量文化体系,让先进文化因子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三、守正创新:职业教育质量文化重构的实践进路
职业教育质量文化重构需要守正创新,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并重,内外协同与多方联动并举,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制定质量文化建设专项规划是顶层设计的重要举措。学校要把质量文化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成立党委主导的质量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切合校情的建设方案,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要将质量理念融入校训校风、专业特色等,彰显个性魅力。同时,要将质量管理、评价、保障等纳入常态化议事日程,形成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机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质量文化落地生根的关键。要全面实施教学诊改,将质量文化渗透教育教学各环节,推动目标、标准、设施等要素系统优化,形成持续改进闭环。建立质量文化评估制度,将建设成效纳入院系绩效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搭建质量数据智能监测平台,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深化校企合作是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学校要积极吸收行企参与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等重大事项上“共谋共建”;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成为提质培优主力军。运用智能技术为高水平质量管理赋能增效。
学校要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步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质量状态多维透视、实时监测、趋势预判、精准施策。质量文化建设还要有全球视野、国际胸怀,通过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项目,深化中外校际交流,互派留学生、互认学分学历,夯实国际化发展基础,积极参与国际论坛,讲好中国职教故事,彰显中国职教改革发展的时代特色和独特魅力。
质量兴则职教兴,质量强则职教强。新征程上,职业院校要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构建质量文化体系,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职教智慧和力量。
(本文系2024年度日照市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24277《构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视角下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