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呵护一城碧水 答好绿色“生态卷”
——市生态环境局扎实推动美丽日照建设

  全媒体记者 荣鑫鑫
  初秋时节,我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采样监测,深入河道一线排查,全力保障汛期水环境质量;近郊湿地,水生植物长势良好,绿意与繁花组合出赏心悦目的风景;工业企业通过改进涉水工艺,水资源利用率得以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日臻完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锚定“保水质、增颜值”目标,坚持水陆统筹、标本兼治,打好控源截污、系统治理、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治水“组合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因地制宜发展水经济,交出成绩亮眼的“碧水答卷”。
  开展精准治理用心守护一城碧水
  无人机在河流上方盘旋巡航,搭载多光谱遥感设备捕捉水体光谱特征,得出各项水质参数,识别异常水域;工作人员一丝不苟,采集水样、封存、贴标签、快速送检……在日照,像这样“人巡+技巡”相结合的“水质巡检”模式在一条条碧水河畔成为常态。
  近年来,为推进河流断面水质提升,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机制,紧盯重点河流水质,压茬开展精细化管控行动。通过水质快速检测及时掌握第一手数据,发现问题快速交办、督导整改,织密水环境综合治理“智慧网络”。
  ——把握重要节点,抓实问题整改。1—4月,开展冬春季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专项行动,排查整治水环境问题116个。自5月份以来,接续开展汛前汛期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实行日调度、周汇总,全市累计出动1267人次,排查整改问题370个,形成水环境问题销号闭环工作机制。
  ——制定一河一策,精准溯源治理。组织各区县、功能区对辖区重点河流断面逐一排查分析,找出流域内存在的污染问题和隐患,制定实施重点流域水质巩固提升方案,“一河一策”明确工作措施和重点项目,确保辖区内重点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分类统筹施策,加强排污管控。强化工业、生活、农业等各类污染排放管控,截至2023年底,累计完成110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数据,建立全市入河排污口“一张图”“一张表”。深入开展化工园区水污染整治,对三个国家级化工园区开展专项检查,制定“一园一策”,有序推进化工园区水环境治理。
  ——打造智慧平台,推进科技治污。搭建“水润日照”水环境管控信息平台,将全市25处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1379个入河排污(水)口、1万余个涉水点源以及水文、闸口、降水等信息全部纳入监管平台,绘制全市水环境“一张图”。信息平台将水质监测异常数据精准发送对应点位,责任人现场排查、取证、处置,并上传系统,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审核处理情况,实现“感知—预警—溯源—研判—处置—反馈”的全链条管理。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预警处置1763次,处置率达到100%。
  ——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源头管控。近三年共计推动81个重点水环境质量改善项目实施,协同市城市管理局做好“两清零、一提标”工作,全市建成区内雨污合流制管网已全部完成清零并通过省级验收;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保专项行动,实现市、县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加大对上争引力度,今年以来已成功申报8个项目进入中央、省级水污染防治项目库,目前入库水污染治理项目已达61个。
  一系列治理举措向深求实,既有脚步丈量的人力投入,也有科技赋能的智慧加持,打出了我市碧水保卫战的“组合拳”,让水环境治理从“粗放”走向“精细”。今年上半年,全市7个国控、2个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其中7个断面均值相比年度目标提升一个类别,主要污染物指标氨氮、总磷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2.1%、5.3%。
  城区碧波荡漾,田间绿水长流。如今,行走在日照,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碧水画卷让广大市民惠享更多可知可感的生态幸福感。
  实施生态修复打造休闲美丽名片
  秋风和畅,走进傅疃河湿地,绿意葱茏之美尽收眼底——闲庭信步,听流水奏响清脆乐音;举目环视,看飞鸟河畔展翅起舞。
  与此同时,打卡莒县沭河湿地,也会拥有同款感受——宽广的沭河水面宛如一面青色明镜,水草丰茂、鱼儿畅游,两岸绿树浓荫,蝴蝶盘旋,蝉鸣动人。
  不仅仅这两处湿地,近年来,我市很多水域已成为多姿多彩的水鸟栖居地、摄影爱好者青睐的拍摄地、市民群众喜爱的郊游之地。
  在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频频现身,或翱翔翩跹,或戏水捕食,为日照海天增添一抹生态的光影。今年五六月份,青岛海洋中心监测人员还在该湿地生态系统春季预警监测工作中,首次监测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大杓鹬、翻石鹬、阔嘴鹬、白腰杓鹬、红隼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珊瑚菜。
  这一块块绿色休闲生活空间,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正是市生态环境局将城市建设与“治水”相结合,提升城市品质的见证。近年来,该局遵循生态修复的理念,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治理”,扎实做好水生态保护,释放着水生态的环境潜能。
  聚焦人工湿地,全市累计投入2.36亿元,建设人工湿地1164亩。出台《日照市人工湿地环境效益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建设管理责任主体、专业人员开展运维、市级多部门联合监督成效,共同构建起“建设—运行—监管”工作体系,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聚焦河湖管理,印发《日照市美丽河湖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试行)》,高标准打造“各美其美”“千姿百态”美丽河湖。继日照水库成为全国首批18个美丽河湖案例之后,今年3月,莒县青峰岭水库成功创建为山东省首批12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港城日照再添光彩。
  聚焦饮用水水源地管理,1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多年保持100%,定期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并保持优秀等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备,做好农村水源保护管理,绘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一张图”。
  聚焦修复河湖水生态,不断形成河、湖、渠相互连通的生态水网体系,让水“活”起来。市生态环境局既立足主责主业推陈出新,抓好抓牢水生态管护,还在责任落实上发挥机制引领作用,激发水生态管护单位更多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前,我市已建立覆盖全域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各方工作标准一体化、规范化。分别与临沂市、潍坊市、青岛市签订11个跨市界地表水断面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合力共建生态流域一体化新格局。2021年至2023年,全市5个跨市界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获得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共计8868万元,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第一。
  坚定以绿赋能共享生态发展红利
  “鳙鱼单价提升了3倍,有机绿茶单价提升了2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景区务工和项目运营等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增收。”日照市水务集团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强说,受益于EOD模式,日照水库生态绿色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日照水库是我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为了保护好这处水源地,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我市通过实施EOD模式,积极探索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协同发展。
  具体实践中,聘请专家团队系统优化完善项目生态工程措施,环库建设52公里隔离围栏,完善垃圾拦截系统。同时,植树造林1.5万亩,实施上游河道湿地修复工程,有效提升水体自身净化功能。
  通过持续治理,日照水库环境质量不断向好。既为城区源源不断提供优质饮用水,又“反哺”周边特色产业,在生态环境改善中提升着关联产业开发品质和价值,构建出环境与产业两者互促共赢的发展格局。
  与产业做结合,向环境要质效,这样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个例。比如,岚山区巨峰镇西赵家庄村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污水横流、乱搭乱建的养殖区拆除,铺设3.5公里管道,将全村310户人家的生活污水集中运送至污水处理站,在整治提升村居水环境的同时,教授大家种茶、炒茶等谋生技能。于是,曾经的“南茶北引第一村”再度氤氲茶香,村民居住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日子越过越顺心。
  白鹭湾小镇通过对潮白河升级改造,打造潮白河生态景观带,建成潮白河湿地公园。正因为环境变好了,每年都有野生白鹭、天鹅、白眉鸭等40余种鸟类飞到此地栖息繁衍。不仅如此,该小镇还着力吸引周边村集体参与合作建设白鹭牧场蓝莓、樱桃育苗基地,依托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
  再比如,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投资近7000万元引进日照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将其再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每年,该项目可节省水资源1000多万立方米,这相当于整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可供20万个普通家庭使用。同时,该工程年减排化学需氧量370吨、氨氮40吨,让城市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和平衡。
  山东港口日照港敷设中水管线,实施中水回用工程。经回收处理后的中水可广泛应用于堆场喷淋、道路清扫、设备冲洗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今年,该港口还实施了中水管道改造项目,每日可利用再生水达4万立方米,较之前提升4倍以上。
  通过对水环境的系统性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个个与水有关的产业拔地而起,正持续为日照经济社会建设赋能增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日照市将继续坚定践行“生态立市”战略,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水环境修复保护,精细治水、生态补水、发展兴水,用心谱写美丽日照“水文章”,扮靓生态宜居幸福城。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呵护一城碧水 答好绿色“生态卷”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