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党支部
全媒体记者 杨辉
初秋时节,走进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时令鲜花点缀其间,一幢幢农家小院镶嵌在绿树红花之中,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一排排现代化的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展现出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政府搭台、资本唱戏、产业融合、市场运作”发展思路,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在2016年之前,武家曲坊村是全镇出了名的“乱”村,占地300多亩的村庄破破烂烂、道路不畅,汽车开进来出不去,整体居住环境差,群众意见大。在这种情况下,“在外能人”董学山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下定决心与党支部班子齐心协力带领村庄探索求变,誓把村庄旧貌换新颜。
“如何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现状”成了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难题。发展村庄产业,无疑是最优解。捋清发展思路后,武家曲坊村党支部成员反复到农户家里走访,多次组织召开村民议事会,听取群众意见,结合村庄实际和资源优势,最终定下了百亩蔬菜大棚的规划方案。但是武家曲坊村曾经“三上三下”蔬菜大棚项目,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次再建大棚,村民都不相信能够建成。面对各方质疑,村党支部顶住压力,积极动员有意向村民流转土地,短短三个月后,23个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当年,一个大棚种植西红柿就收入3万多元,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2018年,在得知山东浩宇集团计划投资现代农业后,武家曲坊村党支部成员一边与该公司取得联系,一边说服村民将零散的土地流转出来,几经波折,最终成功招引占地1423亩、投资21亿元的曲坊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在武家曲坊村。
“通过村企共建,盘活了集体资源、拓宽了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武家曲坊村党支部书记董学山深知,产业的发展,就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曲坊现代农业产业园,现在每年可为本村及周边村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村民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村民李怀柏与其妻子张同妙是产业园里的大棚管理员。在产业园建立前,他们一家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李怀柏外出务工。产业园建成后,夫妻两人陆续到园区就业,通过培训和锻炼,都成了园区内的技术能手。“现在下楼过条街就能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每人每月就能有6500元的收入,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幸福的笑容写在张同妙的脸上。
村集体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到现在每年收入过百万;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3万元,他们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同时,腰包也一下子鼓了起来。
改善民生,建设宜居乡村。2017年,考虑到村民房屋质量差、居住分散、配套设施不足等因素,武家曲坊村决定实施整村搬迁。为让500多户1600多口人都满意,村“两委”与村民代表、小组长反复讨论,多次开会,前后改了16次才将方案最终定下来。2020年,416套两层别墅、154套单元房落成后,一些村民花费2万元从旧房子搬进了两层别墅。为保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武家曲坊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引进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由党支部领办成立物业管理队伍,打通服务群众的渠道。
“这里做的饭菜干净、卫生、好吃,一顿一个样,服务态度好。”村民武大爷对村里日间照料中心的伙食赞不绝口。现在,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可在700多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免费享受早午两餐,解决了老人吃饭难问题。董学山说:“之所以提供两顿饭,是因为早上和中午壮劳力都要上班,无暇照顾老人,但是晚上那顿要保证老人和家人一起吃饭,不能丢掉孝老爱亲的传统。”
如今,武家曲坊村已成为有名的乡村振兴“领头雁”村,与程家曲坊村等6个自然村党支部联合成立曲坊新村党总支,实施跨村联建,由片区内乡村振兴“领头雁”党支部书记与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书记结对共建、帮扶带动,实现资源统筹、发展共享。近年来,武家曲坊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第三批全省景区化村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