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人才赋能,引领未来“一路生花”
——聚焦日照科技创新系列报道之二
  

全媒体记者 周小桓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驱动力。
  8月21日,全市科技大会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对于求贤若渴的日照而言,这场大会释放了哪些关乎“人才”的信号?
  “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加强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工程师、海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开放合作,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人才赋能,引领未来“一路生花”。当前的日照,正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的“智力引擎”,期待以“人才活力”激发“科创动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育“才”——在日照,我们这样壮大“第一资源”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
  扎根日照高新区5年多的山东奥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精密金属掩膜板打破国外垄断,而创新研发出这一高端技术的就是一群怀揣梦想与激情的创业青年。
  金马工业集团之所以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持续奔跑,与其重视人才招引培育密不可分。当前,该企业已成功培养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30余人。
  据了解,在中韩日合作交流中心(日照)的帮助下,该企业精准对接韩国釜山大学教授赵永来和日本锻造专家中崎信行,推动企业实现新产线的布局和新技术的应用。
  ……
  种种事例证明,人才是企业的“宝”,能够为企业创新提质带来巨大的动能。
  于是,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更多成果转化落地———在日照,这样培育壮大“第一资源”。
  “一直以来,日照企业都与韩国有着良好的经贸往来,希望双方能够在技术交流方面继续开展合作,实现共赢。”去年举办的2023年“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暨韩国高端专家日照行”活动,14名韩国专家与我市50余家企业代表面对面互动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韩日专家日照行”活动,是我市创新“以才引才”模式,实现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深度发展的一帧缩影。
  持续加强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工程师、海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梯次培育体系,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带动、产业拉动,吸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在人才引育方面,日照蹄疾步稳,全力打造“以才引才”的强磁场———
  聚焦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外国人来日照工作便利化服务若干措施》,以解决外国专家“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为抓手作出部署。这其中,服务导向、归属感等关键词力透纸背。
  除此之外,积极搭建与外国人才交流互动平台,创新推出“人才会客厅”制度;瞄准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积极引进培育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团队;推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字经济、投贷联动等一揽子“政策包”,吸引大批先进钢铁、汽车整车、人工智能等行业企业抢滩登陆,确保人才有用武之地;持续加大多元化科技人才服务队伍建设,打造产才融合、校地融合发展样板……系列人才举措“组合拳”,厚植了日照人才培育的沃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日照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还有外国人服务站和社会涉外便民联络站,这些都使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日照广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英国籍技术总监詹姆斯·福布斯是我市招引来的外国专家,他坦言,“来日照的这些年,我们看到了日照真心服务人才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也给了广大人才一个强烈信号———日照是敞开 怀抱欢迎你们的!”
  更多人才近悦远来,激活了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据统计,2022年以来,我市累计培育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人;累计招引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71人、创新人才2300人;新引进青年人才6.05万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2.15万人,多次入选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

搭“台”——科技“红娘”牵线,校企精准“联姻”
  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两者相互促进,方能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一边是高校“待字闺中”的科技专利,一边是企业苦苦寻求的适用技术。如何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进而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撑?
  答案,就写在日照深化“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的一个个扎实举措中。
  “加快高校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切入点。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做技术支撑,心里踏实。”4月23日,在“智汇日照”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农业专场会上,听完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黎隆军教授的报告后,稼沃(日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便将黎隆军教授请到了农场,并将该中心研发的蛋白膜生物助剂纳入企业下一步合作规划中。
  “科研院所、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以打造‘智汇日照’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品牌为例,我们科技部门一定会做好牵线‘红娘’,力促更多高校先进技术成果和项目在日照转化落地。”市科技局合作科科长刘卫红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活动已组织绿色化工、橡胶材料、生物医药等5个产业领域的48位专家与43家企业对接,共达成合作意向近20项。
  除“智汇日照”活动平台外,以“依托山大、服务日照”为根本宗旨的山东大学日照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结合我市中小企业、产业分散的特点,积极助推专家与企业在高端领军人才、高能级产业平台、新型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度对接,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赢发展的新路径。
  上海交大日照海洋智能装备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日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诸如此类的平台,在日照已先后搭建起10家。
  让高校与日照同频共振,写好“城市+大学”这篇大文章。日照,一直在谋篇布局———
  坚持内外双向布局,探索建立“内强基础、外引资源”的校地融合发展新机制。市内,精准支持驻地高校发挥创新策源地作用,将企业需求及时推送匹配,促进合作,促进学校成果在日照落地;市外,为重点产业匹配高校资源。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布局与相关高校之间的合作,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让更多具备前瞻性和共性的关键技术项目实现落地转化……
  在日照,科技“红娘”牵线搭桥,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借“智”——以“研之能”服务企业“产之需”
  产品性能不达标影响企业收益、科技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科研水平、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曾几何时,这一系列难题,还在制约着日照市部分企业的发展。
  如何“破题”?
  “得益于这条生产线,‘合作’一年多来,公司生产效率至少提高了20%以上,销售额增长了1500余万元。”在日照市伟业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踏板生产车间内,看着眼前的智能化生产线,相关负责人徐勇满眼欣喜。
  徐勇口中的“合作”,是我市创新实行的“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工作——— 两年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日照市企业科技专员选派管理办法》,首创“双向赋能”工作法,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精准选派科技专员“一对一”驻点服务企业。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我市逐渐形成了“一名科技特派员,联系带动一个团队”,组团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格局,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专员’不仅帮助我们打造了智能化生产线、申报了市级重点实验室,在其带动下,企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也逐渐增强,慢慢在摸索新技术中有了自己的想法。”言谈中,徐勇感慨地说。
  对渴望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科技专员的到来是一场“及时雨”。“科技专员”入企,不仅为企业创新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更激活了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远超预期的效益———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科技专员樊新忠帮助派驻企业山东纪华家禽育种公司成功培育黄羽肉鸡新品种1个,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700余万元;
  齐鲁工业大学教授、科技专员修大鹏帮助派驻企业山东沐阳新能源公司开发纳米黑瓷吸热涂层全铝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
  据了解,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已选派四批145名科技专员服务140家科技型企业。其中,前三批科技专员与派驻企业双方合作立项省市级研发项目26项,建成省级研发平台15个,开发工业新产品68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3项,转化落地科技成果78项,带动企业研发投入7.7亿元。
  “日照科技特派员驻点一线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为全省进一步推广实施企业科特派行动提供了有益经验。”在去年山东省暨日照市企业科特派(科技专员)派驻服务启动仪式上,山东省科技厅对我市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
  向科技人才借“智”,以“研之能”服务企业“产之需”。科技专员的好政策,为日照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厚植了企业向“新”发展的“沃土”。
  在时光的织锦中,未来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蕴含着无限可能与希望。
  在日照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道路上,会有哪些产学研融合的故事精彩上演?各类人才和日照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持续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真心引才、悉心育才、倾心留才,让人才更好满足科技创新之需……在奔向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日照,步履铿锵。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人才赋能,引领未来“一路生花”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