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勇 秦晓芳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日,在五莲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孵化中心,一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会正在火热开展。中共五莲县委党校“薪火”宣讲工作室宣讲员韩笑为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他们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和信心。
基层理论宣讲是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众普及、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凝聚民心民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五莲县度重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秉承“传播党的好声音,提升基层干群理论素养”的理念,拓宽阵地、贴近群众、壮大队伍,深入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理论宣讲格局,有效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讲2 0 0余场,受众1 0万余人。
优品牌、建队伍,理论宣讲“入脑入心”。近年来,五莲县致力于打造“红杜鹃”理论宣讲品牌,以“红杜鹃”宣讲品牌为统领,紧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宣传思想工作首要任务,注重“群众讲、群众听”,深入挖掘、创新培育了“薪火”“金粉笔”“莲山号角”“她声润心”“消防宣传万里行”等一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群众喜爱的宣讲子品牌,第一时间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引领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充分发挥社区青年党员、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基层宣讲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优势,走进老百姓身边,让群众“坐得住”。“文旅轻骑兵”宣讲小分队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茂腔、快板、小戏等,把党的创新理论串成群众爱听之词、爱看之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新理论。
摸需求、分受众,理论宣讲“落地生根”。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宣讲内容“精准化”很关键,讲全是基本,讲透是核心,讲实是本质,真正将内容讲到党员干部群众心坎上。聚焦百姓需求,坚持因材施教理念,打造“分众化宣讲”模式,促进宣讲主体分众化、宣讲对象分众化、宣讲内容分众化。宣讲主体分众化,发挥党政领导、理论专家、青年宣讲员的各自优势,让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工作者示范讲、青年宣讲员志愿讲。宣讲对象分众化,根据群众的多样性,把宣讲对象分为机关干部、企业人员、学校师生、社区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在乡农民等不同群体,做到精准滴灌。宣讲内容分众化,让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第一书记讲社情、普通百姓讲故事,切实做到专业解读、科学宣讲。
搭平台、拓阵地,理论宣讲“遍地开花”。依托“村助老食堂”“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拓展搭建理论宣讲阵地,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精准按需做好医疗卫生健康、防诈骗、法治知识、政策宣讲等工作,提供健康义诊、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项目,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着力打破照本宣科的宣讲模式,将宣讲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等,打造户外流动课堂,讲服务队的宣讲地点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到田间地头,从社区广场到居民楼院,灵活选择场地,以“群众聚在哪儿,宣讲就讲到哪儿”为目标,探索“跟班式”“移动式”的理论宣讲。创新“宣讲+微网格”模式,每一位微网格长都是一名宣讲员,日常做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平安创建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定期对不方便的老年群体、特殊群体开展“上门宣讲”,让理论宣讲真正覆盖到微网格内每一位居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