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雒镇小草坡村打造“无废”美丽乡村样板
全媒体记者 张守田 付仁俊
走进小草坡村的沃野阡陌中,如打开了一幅幸福乡村的美丽画卷,村净、景秀、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尽在乡间。
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占地380亩,现有108户,村民302人,党员26名,是涛雒镇黄桃种植的发源地,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还是个汽车开不进村,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年年考评倒数的落后小村庄,到今天发展为先进村,与小草坡村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推进生态旅游业、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问需于农”因地制宜加快改善乡村基础设施
生活污水若处理不当,会影响村民健康和农村环境,近年来,小草坡村率先启动了改厕工程,又跟进打造了全市“雨污分流样板间”,全村集思广益自行设计,创新性地利用三格池、水生物、水植物进行污水处理,让雨水在污水管道上面流淌,而全村的厕所、厨房、卫生间的污水则全部汇入地下管道,真正实现了“雨污分流”,地面再难寻污水踪迹。村“两委”充分考虑村庄区位条件、地理环境特性、人口集聚程度等因素,采用“反硝化池+硝化池+稳定塘+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处理生活污水30立方米/日,使村庄环境得到整体提升,让小草坡村村民享受起干干净净的城市生活。
“问计于农”变废为宝打造“资源化田园”
生活污水处理后,是不是可以再进行利用呢?2023年,村“两委”把这个念头提上了日程,在充分听取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愿和需求后,将治污、灌溉、施肥融为一体,打造生活污水治理+水肥一体化的“资源化田园”循环再利用模式,在原有的污水处理末端建设容量40吨的收集池,储存生态处理后的污水,并铺设了1.2公里肥水管道,将水输送到每户村民在地头安装的微灌出水口。如果到了施肥季节,村里还会在灌溉处理水中按比例投入肥料,村民可以直接将肥水喷洒到田间地头,这些全都是免费的。
污水变成灌溉水,减排肥田两相宜,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污染排放,还将处理后污水重新用于桃园和菜园的灌溉,真正做到将污水“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该村“两委”成员王云江蹲在田间拧开水龙头,潺潺清水伴着他的笑容洒在田间,“以前我们村旱天的时候,都要花钱雇喷灌机抽水浇地,现在管道直接通到了田间地头,随时随用,只要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浇地。别看今年雨少,我们村依然大丰收。”
“问效于农”资源利用绿色发展扮靓和美乡村
通过“水肥一体化”半年时间的运行,概算每年回用节水约1.1万余吨,浇灌田地170余亩,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变废为宝,村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现在,我们的终端已经能远程操作了。”该村“两委”成员刘淑兰打开手机APP,“就算不在村里,我们也能根据村民需求,随时开阀浇地,既方便,又能避免浪费。”
不仅仅是生活污水治理,近年来,小草坡村通过光伏发电、垃圾分类等举措,以生态治理变“脏乱差”为“绿富美”,逐步搭建起能推广、可持续、共参与的“绿色低碳”美丽乡村样板。
小草坡村党支部书记王运红表示:“‘雨污分流’‘垃圾分类’被评为全省优秀推广案例,去年开始创建‘无废村庄’,易腐垃圾再利用、垃圾分类、积分管理等成果显著,探索资源化再利用、源头减量化的‘变废为宝’之路,推进生态旅游业、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给村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以‘无废’理念打造美丽乡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