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就“推动数实融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展专题协商议政
全媒体记者 费洪芹 通讯员 朱晓峰 孙克芳
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以“数”促“实”,融合密码在哪儿?10月30日,一场围绕“推动数实融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专题协商议政会讨论热烈,引发共鸣。
“建议加快我市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可探索推动人工智能与行业深度融合”“应培育壮大一批重点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深入挖掘我市特色产业、先进制造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对数字技术的迫切需求与潜在价值”……
专题协商议政会上,委员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竭力破解数实融合中存在的痛点与堵点,一条条对策与建议,交织碰撞、反复推敲,汇聚成共识,形成了《关于“推动数实融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案》(以下简称《建议案》),为推动我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念好“融”字诀 探索数实融合日照实践
顺潮而行,日照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程度如何?
一组数据显示,日照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山东港口日照港建成以“远控自动化岸桥+无人集卡+自动化轨道吊”为基本布局的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今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52%,增速居全省第2位,数字产业集聚度居全省第5位。
在肯定数字化转型作用的同时,更应该直面制约数实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问题,比如,数字基础设施弱、重点产业智能化水平低等。市政协常委、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传健在发言时表示:“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推动全市范围内高质量网络覆盖的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链的数字基础设施升级。”
统筹谋划是关键,决定着数实融合发展的高度。《建议案》提出,应加强对全市数实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将数实融合纳入“十五五”规划范畴,并分行业分层次制定推进措施。采取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债券、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数实融合,应该是全方位、全链条的融合。”日照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马亮认真分析,“产业链协同不足,数据共享度低,缺乏DCMM规范化的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和体系化能力,不同机构、企业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有效流通和共享共用,数据要素的作用还有很大发挥空间。”
话锋一转,他建议,可以借鉴上海、浙江、重庆等省经验,联合有数据资源和数据治理能力的央企、本地数据方、本地资源方,通过“产、学、研、用”的顶层设计,用平台思维来推动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应用。
在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项目谋划争引的过程中,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答道,我市深化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支持五征集团持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成功创建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成功争取日钢集团全流程智能工厂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接下来,市发改委将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加快培育海洋数字经济,如聚焦钢铁、汽车、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数实融合新模式,大力发展在线研发、数字金融、智慧物流、在线检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如何发挥财政金融撬动作用,更好地支持全市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积极回应:“我们将更加注重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融合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科技开发应用,推动企业‘数据资源’变‘信贷资金’。”
今年,市本级安排科技创新支出预算资金7756万元,聚焦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领域研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方向,助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强化对上争引,今年共争取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资金合计2.36亿元,为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深挖“数”之潜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能
如果把数字经济整体比作赛车,那么数据要素就是不可或缺的“燃料”。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日照市委会秘书长赵英华建议,打造数字化发展新引擎,加大对睿芯半导体、旭日电子、越疆、比特、至信等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提升对全市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她表示,应建立市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库,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深化与华为、浪潮、海信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好项目。做优做强一批数字产业发展的重点园区,高质量建设中央活力区软件名园、平台经济产业园、信息技术产业园、高新智慧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争创省级特色数字产业园区。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作用。在《建议案》中,委员们一致认为,应“点”上鼓励企业依托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数字化改造,开展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打造智改数转示范标杆;“线”上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开展产业链协同转型,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改造;“面”上围绕产业园、产业集聚区企业,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重点集群和区域整体升级。
市政协委员、山东港口日照港网络数据中心支部委员、副主任(主持工作)贾敏“有话要说”:“应强化对数字经济的系统谋划、纵深引导,聚焦网络安全、元宇宙、数据要素和未来产业等数字经济主攻方向,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她进一步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跨领域的数据标准,确保数据在采集、处理、存储、交换等各个环节的一致性,鼓励开放自有数据资源,特别是高价值但当前利用不足的数据资源,推动数据所有者针对性地开发和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
数实融合,与时偕行。委员们认为,加强“网联、用数、赋智”释放叠加倍增效应极为关键。在《建议案》中,建议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提质增效,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程,健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梯次机制,学习借鉴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等双跨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和经验,加快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支柱。通过数实融合,制造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数据,将聚焦新机电、新动能、新优势、与新融合四新目标,落实强企业、强行业、强区域与强链条的四强重点任务。围绕网络平台、支撑产业、安全服务、生态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制造业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
数据要素具有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可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议案》提出,应全方位挖掘数据要素价值,聚焦政务服务高频应用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推动公共数据全量汇聚,完善主导产业高质量数据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日照市政务云中心、日照市云计算中心等13家统计内在用数据中心,其中7家入选省级新型数据中心。2023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日照位列全国地级市第2名。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健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机制,制定公共数据运营管理办法,加快数据交易设施平台建设,健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探索建立政企数据常态化双向共享机制,鼓励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数据资产评估、入表、融资和数据产品交易。
激发“新”活力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各种“新”的集成,也包含“质”的飞跃。
“在推动数实融合中,我们目前也面临着复合型人才、产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研发投入大等问题。”东港区政协委员,山东至信信息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代振忠将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他建议,在全省经济版图中找准位置、培育特色,牢抓关键增量、激活核心引擎,尤其是深入挖掘我市特色产业、先进制造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对数字技术的迫切需求与潜在价值,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标杆场景”,解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密码,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今,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全新人工智能时代,使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市政协委员、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日照区负责人盛颖峰如是说。
他建议,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政策资金配套支持,聚焦引导企业开展针对行业痛点需求的应用升级,鼓励企业采用AI驱动的辅助设计优化、工艺配方优化、质量检测优化等应用,变革企业传统工作流程,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和行业竞争力;引导企业应用以大模型为核心的辅助问答、具身智能等多样化交互新应用,探索AI技术前沿创新与产业实践结合,提高企业知识获取效率。
向数实融合要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道必须答好的考题。委员们建议,应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发展和推广“小轻快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鼓励平台企业、转型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提供普惠性质的公有云底座、低代码软件等数字工具,开发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成本。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每年择优遴选400家左右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政策,持续推动“小升高”“高升规”。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
数实融合深入发展,离不开大批数字人才的强有力支撑。委员们纷纷表示,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人才不仅能“引进来”,还要“留下来”。鼓励曲师大、日职等院校建设山东省未来技术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加快构建面向数实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澎湃的数字化浪潮,加快数字人才体系构建亟须提速和提质。”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大数字化转型“高精尖缺”人才引育力度,做好数字化领域高层次人才的育、引、留、用等各项工作,另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链接作用,为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招引人才提供助力,不断增加数字人才的有效供给,进而形成数字人才的集聚效应。
厚积薄发,乘势而上。聚焦数实融合,委员们讲实情、出良策、聚共识、汇力量,全力助推我市抓住“数字赋能”这个关键变量,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步一个脚印,将“设计图”转化为“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