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蕾 黄建玲 吴震东
以“根”“魂”“梦”凝聚侨心侨智侨力,用侨言侨语讲好广大侨胞和留学人员心系家国、昂扬奋进的追梦故事。一场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和省侨联主办,日照市侨联和市文旅局承办的“弘扬嘉庚精神 凝聚奋斗力量”图片展于2024年12月29日在日照盛大启幕,为日照市侨联一年来砥砺奋进的历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溯这一年,全国侨联系统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活动、全省侨联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干部培训班在日照成功举办;多项工作经验材料被《中国侨联工作》刊发推广;全年招引推进项目20余个;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活动,13家企业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当地企业和侨社团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持续开展“访侨企、送服务、促发展”活动,调研侨商会企业100多家;高质量开展全市侨情统计工作,梳理海外高层次人员1000余人,为双招双引赋能;举办上合经贸跨境电商赋能日照企业俄罗斯出海项目座谈会、全市侨界电商平台与产品对接会,惠及企业200余家,促成签约合作8项;创新举办侨界大讲堂18期,线上线下惠及侨商侨企、侨界群众和学校师生20000余人……
一场场活动与一串串数字,精准地勾勒出日照市侨联一年来坚实的奋斗轨迹,为新时代侨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注脚。
侨联四海,同心筑梦。2024年,日照市侨联聚焦为侨服务、为双招双引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服务主线,以全市“项目突破年”活动为牵引,突出“政治引领、双招双引、数字侨联、联络联谊、双基建设”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深耕“创业中华·侨慧日照”、“鸿雁归巢·圆梦日照”、侨界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创新载体平台,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推动全市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答卷。
凝侨心聚侨力,注入经济发展“侨动力”
2024年8月份,一场以“智造世界 创造未来”为主题,旨在为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合作、实现梦想的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2024日照市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交流会举办。
交流会上,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及留学归国创业者进行了创新创业主旨分享,山东圣克莱尔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浙大城市学院在活动现场签署产学研合作项目协议。
去年以来,日照市侨联积极作为,紧扣“凝侨聚力服务发展大局”这一核心任务,通过凝侨聚力服务招商引资,以侨引侨服务招才引智,提升参政建言履职能力等多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凝侨聚力服务招商引资方面,研究制定《日照市侨联系统助力“项目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招引推进上海本诺电子等项目20余个。联合市商务局举办中亚·俄六国中国商品集中采购日照推介会,日照综保区等21家企业与六国采购联盟达成合作协议并现场签约。举办上合经贸跨境电商赋能日照企业俄罗斯出海项目座谈会、全市侨界电商平台与产品对接会,惠及企业200余家,促成签约合作8项。受邀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13家日照企业赴马来西亚、泰国开展系列经贸考察活动,与当地企业和侨社团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召开日照市侨商联合会第五届理事大会,以侨为“桥”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
在以侨引侨服务招才引智方面,树牢“创新为先、人才第一”理念,深耕“创业中华·侨慧日照”高质量发展人才交流会活动品牌,联合市委统战部举办“雏燕守护·鸿雁归巢”留学、创业交流活动,邀请人才、人社、外办等部门为留学人员服务保障,组织实地考察全市重点项目、参加“百企进校园”实习就业双选会,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精准引才。
在提升参政建言履职能力方面,开展“到侨界群众中去”实践活动6次,协助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侨联委员深入基层一线、项目现场,宣讲方针政策、了解全市重点项目工程,听取侨声民意、汇聚群众智慧,提升侨界参政建言质量。其中《关于挖掘利用侨资源助力双招双引工作的建议》等5篇团体提案得到重视落地。
2024这一年,项目签约如火如荼,人才聚合成效斐然,参政建言履职能力稳步提升……一系列耀眼成果的背后,是市侨联真抓实干、笃行不倦换来的结果。
系侨胞筑侨家,画好为侨服务“同心圆”
2024年10月,在日照侨史文化馆(侨胞之家),日照市侨界经济大讲堂第十六讲如期举行。
讲堂上,中泰证券日照分公司经纪业务部负责人为新侨创新创业日照联盟、日照市侨商会等有关企业界、业内人士分享了以《十年磨剑 认知股市与投资机会》为题的报告,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像这样“干货满满”的大讲堂,只是市侨联突出为侨服务,用好实体化平台载体,当好侨企“店小二”、侨胞“贴心人”的一个缩影。
为发挥好市“侨胞之家”实体阵地作用,市侨联创新举办侨界经济、科技、文化、健康大讲堂18期,邀请海归博士、高校教授和侨企高层次人才公益讲授金融证券、法律服务、中外文化等政策知识,受到侨商侨企、侨界群众和学校师生热烈欢迎。举行全市侨界跨境电商公益培训班、全市侨界企业管理公益培训班、书画交流笔会等有侨特色的活动20余场次。联合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日照侨史文化馆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开健康行”医路有侨、“月满中秋 情暖侨心”走访慰问、“情暖夕阳 爱在侨界”重阳敬老等活动20余次。深入亚太森博、奥莱电子、中泰阳光等40余家侨资和新侨企业调研,走访看望侨界代表人士、困难归侨侨眷70余人。
同时,聚力提升维护侨益水平,加强侨法宣传,新建“侨法宣传角”3处,发放涉侨法律政策指南等资料1000余册,集中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侨企等侨法宣传活动12次,免费为归侨侨眷和侨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余次。聘请16名法顾委成员,精准有效开展涉侨法律服务。加强与法院、司法局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出台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市、区涉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调解员20余名,做好涉侨涉诉案件协调处理,实现涉侨纠纷诉前预警、线上线下调解、诉调对接全覆盖,最大限度维护好侨胞合法权益,为侨商侨企投资发展保驾护航。
牵四海联侨情,拓展对外开放“朋友圈”
去年以来,日照市侨联积极作为,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通过多种举措突出以心聚侨、以情联侨,不断扩大对外“朋友圈”,讲好日照故事,传播好日照声音,进一步提升日照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加强海内外联谊交流方面,市侨联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加强与海外重点侨商侨领的联络交流。利用随团出访马来西亚、泰国之机,与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泰国山东商会等30余家侨社团、侨资企业及近百位侨领座谈交流,走访慰问当地侨胞300余名,与2家侨社团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东盟朋友圈。邀请香港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塞尔维亚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薄秀花等40余位海(境)外知名侨领到日照考察交流。接待马来西亚中国齐鲁文化促进会、山东东盟人才产业研究院等来我市洽谈院校、职教合作。
市侨联还注重打造“亲情中华·魅力日照”特色活动品牌。组织发动全市高中学校参加第24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161篇作品获奖,市侨联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联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举办第十七届“亚太森博杯”全市少年儿童环保绘画大赛,累计超过50万人次参与,成为全省的一张响亮的环保公益名片。组织参加中国侨联“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共和国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征集作品70余件,8件作品获奖。代表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出版社向马来西亚槟州华人大会堂、泰中侨商联合会捐赠两处“侨心书苑”,捐赠图书近4000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打造海内外侨胞共同精神家园。
强基础拓阵地,激活基层组织“源动力”
在新时代侨联工作的征程中,夯实根基、拓展领域是提升基层组织效能的关键之举。唯有筑牢基础、拓宽阵地,方能激活基层组织的“源动力”,推动侨联事业迈向新高度。基于此,市侨联坚持“党建带侨建、侨建促发展”工作方针,全力抓基层、强基础、建机制,不断扩大侨联组织和侨联工作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凭借高水平的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有力支撑高质量侨联事业发展。
扎实开展全市侨情统计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市委办、统战、侨联、公安、教育、卫健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组织对全市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开展统计工作。市侨联班子成员深入全市55个乡镇街道、8所驻地高校、13所高中学校以及90余家市直及国家、省属驻日照单位和市属企业实地调研,累计召开座谈会140余场次,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方法,全面精准地掌握了全市侨情资源现状,建立起归侨侨眷、华侨华人、留学生、侨资企业等侨情数据库,梳理出侨界代表性人士汇编名册,为后续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涵养了丰富的侨情资源。
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改革创新服务侨胞、服务大局的新模式,加快推进日照“数字侨联”平台建设进程。着力开发“日照市数字侨联管理平台”和“e侨通”微信小程序,秉持“小场景、大服务,小平台、大联络,小切口、大作为”的工作思路,精心构建“12366”工作体系,即一个系统、两大平台、三个载体、六大场景、六大板块。紧密围绕侨界实际需求,全力打造“为侨服务一件事”,达成“数据一屏融合、信息一屏掌控、服务一屏共享”的目标,持续提升为侨服务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全省“数字侨联”建设贡献了宝贵的经验与可行路径,相关经验做法已获省大数据局转发推广。
勇于创新基层组织建设路径。在全省率先开展联合侨联建设工作,指导各区县在归侨侨眷尤其是新侨相对集中的卫健、教体、文旅等行业成立12家联合侨联。建成市直侨联分会、高校侨联8家,市属侨社团9家,基层“侨胞之家”也已建成27处。通过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系统特点优势,精准找准工作切入点与结合点,先后组织开展健康义诊、书香悦读、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10余次,切实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效延伸了基层侨联工作的触角。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日照市侨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两会和省侨联“十代会”工作部署,持续突出“三服务”工作主线,发挥优势助力双招双引,以侨为桥拓展联络联谊,用心用情深化为侨服务,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日照篇章贡献侨界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