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徐兵:捏出泥猴“万千风情”

  全媒体记者 解友财
  一块儿泥坯,一双手,捏一捏,揉一揉,一个猴子的大致轮廓便呈现在眼前。接着,用一把小巧的刻刀,开始细致地雕琢猴子的面部表情。不一会儿,一个神态契合的泥猴便跃然而生,再经过古法烧制而成,泥猴就可以永久保存了。2月2日,记者来到山东省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徐兵的工作室,他正专注地捏着手中的泥猴。
  “捏泥猴,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猴子的神韵。”徐兵一边捏制泥猴一边向记者介绍。为抓住猴子的神韵,徐兵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猴子的生活习性。从猴子的攀爬跳跃,到它们之间的嬉戏打闹,再到它们安静进食时的神态,徐兵都一一铭记在心。回到家后,他便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将这些生动的瞬间用泥土塑造出来。
  除了观察,徐兵还注重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融入到泥猴的创作中,使泥猴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具有现代的时尚感。提及因何与泥塑这门技艺结缘,徐兵一边捏着泥猴一边回忆:“一次外出培训的时候在博物馆看到了泥猴,身边也有朋友对泥猴比较感兴趣,就开始研究起来了。
  徐兵的泥猴作品,或单独一只,或三五成群,造型质朴,表情传神,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说起制作过程,徐兵介绍说:“捏泥猴用的泥,采用的是黄泥和高岭土,这种泥土黏性好,可塑性强,再结合现代人对美感的需求,创新泥塑表现形式,呈现出富有生机的作品。”
  经年累月的实践令徐兵的捏泥猴技术日臻成熟。面对众多的观众,他胸有成竹,不论人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能手到猴来,一个普通的泥猴作品20多分钟即可完成。“捏得像的诀窍不在于抓‘形’,而在捕‘神’。而且在捏之前,就要在脑子中构思好,因为每一个泥猴作品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徐兵告诉记者。
  “在泥猴创作过程中,其实是人用手给了泥巴生命,这就是艺术创作的魅力。”徐兵对泥塑这门手艺充满信心,“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时代在进步,我们的作品要紧跟时代,在借鉴传统技艺和形式的基础上,再融合现代的审美,让作品更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这才是对泥塑技艺最好的传承。”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徐兵:捏出泥猴“万千风情”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