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茶馆“泡”开群众心结,矛盾纠纷“不过夜”,且看碑廓镇王家庄村——
“十户联防”筑牢村级治理安全网
  

本报通讯员 姚文凤
  “王书记,你一句话点醒了我,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钻牛角尖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能理解就好,回去吧,有什么问题再随时来找我。”
  近日,在岚山区碑廓镇王家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院,村党支部书记王贵敏挥手告别两名村民。
  就在一个小时前,该村村民王某、张某因堆放杂物而引发纠纷。你一句、他一句,双方觉得不解气,又把陈年往事拿出来“说道”,眼看一场“脸红脖子粗”的邻里矛盾就要闹起来。
  这时,“户长”听到动静,走出家门来到矛盾现场。一番劝解不太奏效,他立即将情况反映给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在村民小组长和村干部的共同劝说下,张某、王某被请到了党群服务中心的“百姓解忧茶馆”里来“喝茶”。在这里,王贵敏拿出惯用的“三招”,讲理、讲法、讲感情,将一场“箭在弦上”的矛盾及时按了下来。
  “鸡毛蒜皮的事儿不解决就容易拖成大矛盾,就像刚才,如果不及时调解,等到问题大了再介入,就会更费时、费力。”王贵敏说。
  一场小矛盾,反映的是王家庄村“三早”矛盾化解机制发挥的灵敏作用。即早发现,发挥户长熟悉片区情况、贴近群众生活的优势,从闲谈交流里敏锐捕捉各类潜在的矛盾线索,确保能第一时间掌握可能引发矛盾的信息,做到问题早知晓。早介入,一旦排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主动上门,与涉及的各方当事人面对面沟通。通过耐心倾听诉求、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及时介入调解。早化解,针对不同类型的纠纷采取分类处理:对于事实清晰、争议不大的简单纠纷,明确3日内必须办结;对于情况复杂、涉及多方利益或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纠纷,7日内给出处理进展和反馈,确保纠纷得到持续推进和妥善解决。
  而这,还要从“十户联防”说起。
  王家庄村共有380户村民,1071口人,以10户为基本单元,全村被划分为38个联防组。建立“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户长”三级防控网络,在辖区内推选党员、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或热心人士担任户长,实现村居治理“最后一米”的全覆盖群防群治。今年,该村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
  问题早解决、联防全覆盖,王家庄村的治村“密码”还不止这些。该村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联防体系,通过与警格联动、与网格融合、与联防互补,建立突发事件“一键响应”机制,确保群众呼声及时处置。推行数字化赋能。建立线上“十户联防”微信群,同时利用公安部门开发的“治安管控要素APP”小程序,使用成员将工作开展轨迹实时上传。
  在“十户联防”机制下,王家庄村不仅维护了村庄和谐,提升了治理水平,还成功防范了多起火险汛情。如今,王家庄村的“经验”走向了更多村居。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区域·岚山】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十户联防”筑牢村级治理安全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