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治”同道合齐参与 共筑平安幸福城
——日照群防群治工作纪实
  

□ 全媒体记者 秦 钊
  通 讯 员 胡啸林
  夜幕低垂,五莲县街头镇于家丰台村的夜巡小分队正穿行于村庄的大街小巷。当行至一处院落时,刺鼻的浓烟味让队员老于心头一紧,他二话不说,翻墙入院,一脚就将房门踹开,毫不迟疑地冲入火场,背起惊慌失措的独居老人奋力脱险。
  老于并非是个例,在日照,像他这样的平安志愿者还有1.6万名,他所在的夜巡小分队也只是全市2288支义务巡逻队中的一支,这些平凡身影的守护,正是日照深耕群防群治沃土的生动注脚。
  今年上半年,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6.8%,法院诉讼收案量全省唯一下降———一组亮眼数据背后,是日照以“专群结合、协同共治”为钥,撬动平安建设新格局的不懈实践。

党建引领从“末梢”激活治理根系
  傍晚的东港区三庄镇石沟崖村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聚在一起纳凉。这时,几位佩戴着党员徽章的人员也搬着小板凳加入其中———他们是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也是“党建巡防队”的成员。就在这广场一角,干部们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像老邻居一样“唠家常”。
  这支由科级干部、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等组成的“党建巡防队”,已成为三庄镇感知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坚实力量。他们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将工作阵地前移到群众身边。截至目前,三庄镇通过“板凳议事”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6起,就地化解率达80%。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党建引领才能奏响大合唱。”高新区河山镇盛阳社区党总支书记迟艳艳的话,道出了“共治”的核心密码。走进盛阳社区,这里构建的“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68家辖区单位组成的“睦邻益家党建联盟”,将服务精准嵌入居民生活场景。
  一子落而满盘活,党建引领是凝聚群防群治合力的治本之策。山海天卧龙山街道依托基层党组织“雁阵行动”,打造出“山海和合之家”综治调解品牌,其“4+N”多方联调经验登上国家级媒体,为文旅型街道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党员干部沉下去,治理效能升起来。从石沟崖村到盛阳社区,从楼栋党小组到老兵“连心亭”,一个个鲜活的治理现场印证:唯有让党的组织根系深扎治理末梢,方能激活基层社会的蓬勃生机。

专群联动民力汇聚构筑平安矩阵
  清晨六点的北京路街道大连路社区,民警王存生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一条居民微信发来的消息,关乎邻里漏水纠纷,他立刻拨通电话,展开调解。
  把“专群联动、以专带群”作为破题开局的关键钥匙,积极推动矛盾联排、风险联控、治安联防。放眼全市,像王存生这样的社区警力还有很多,他们扎根基层土壤,快速成长,以自己的力量在夏日里为群众提供片片阴凉,成为“驻村融治”的亮丽风景。
  在五莲县中至镇,226名“桃乡义警”身着统一红马甲,这支由退役军人、老党员等组成的队伍,在民警指导下开展巡防、反诈、重点区域守望,协助抓捕嫌疑人1 0名,今年以来辖区警情下降7.68%。
  无独有偶,东港区陈疃镇,巡线工成了“光明使者”,护林员化身“丛林卫士”,妇女主任组建“大嫂调解”小分队,192名志愿者协助破案、劝阻诈骗、救助群众180余起。
  当治理视野从单点扩展至区域,“平安”便有了协同增效的广阔舞台。
  在“三市四县”交界的莒县东莞镇,推行的镇村联防、矛盾联调、权益联保、服务联心、信息联通“五联”模式,成为驱动治安警情、信访受理、热线数量“三下降”的精密引擎。
  以“专群联动、以专带群”为钥匙,将无数平凡个体汇聚的民力星火,构筑成牢不可破的立体平安矩阵,日照让“平安”二字在脚下的大地上扎根生长。

源头防控特色调解化干戈于初萌
  在岚山区巨峰派出所调解室内,两兄弟为祖宅归属争执不下,20年前的旧账被悉数翻出。调解员捧上两杯当地特产的巨峰红茶。温润的茶汤缓缓入口,兄长逐渐忆起父亲临终前的托付。“红茶调解法”以柔克刚,最终让血脉亲情战胜了陈年积怨。
  这仅是日照以文化浸润源头治理的一个生动切面。在茶乡巨峰,当地派出所深植茶乡沃土,创新推出“四茶调解法”:绿茶三巡化小怨、白茶慢品啃“骨头”、红茶温润解心结、茯茶刚柔并济破难题,茶香成为化解戾气、弥合裂痕的独特媒介。
  在不远处的碑廓镇王家庄村,面对全镇木材加工企业林立、外来人口众多的治理压力,王家庄村以10户为单元构建自治联防网络。党员、退休干部和有威望的村民担任“联户长”,在村巷阡陌间第一时间感知矛盾脉搏。东港区后村镇则将“十户联防”机制全面升级铺开,推行“十户连心 先锋聚力”工程,建成1630个党群联动单元,精心绘制61个村庄的群防群治平安地图,让隐形矛盾无处遁形。
  源头防控的力量同样在五莲县于里镇小窑村熠熠生辉。当管氏兄弟因祖宅分配剑拔弩张之际,调解员以“一门五进士”的厚重家风为引,促使经商在外的兄长忆起守护祖宅的责任与遗憾,最终兄弟二人冰释前嫌。
  基层治理创新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与资源的有效整合。莒县综治中心成立的“牛纪强劳模工作室”提炼调解“36法”,攻坚调解案件1630余起,成为群众心中的“定盘星”,62场行业培训将化解矛盾的种子广泛播撒,积蓄着社会和谐的长远力量。

智慧赋能科技织密立体防控网
  夏日的夜晚,万平口景区上空,一架蓝鹰无人机闪烁着警示灯光静静巡弋。突然,指挥大厅警报响起———海上险情!无人机迅速锁定目标,精准空投救生设备。这惊险一幕,正是日照市“物防+技防+人防”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的一次鲜活检验。
  这样的场景在日照处处可见。
  在岚山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自主研发的“治安要素立体动态管控平台”如城市智慧中枢般跳动,人、地、事、物等万千数据实时汇聚。在这里,一处数据异常预警,核查指令便秒级抵达社区民警终端,真正为“派出所主防”提供了精准托底。
  智慧赋能的触角也延伸至乡村和社区。东港区南湖镇联合通讯公司实施“小天网”工程,推出“每户99元即享套餐”,两户办理附赠高清视频探头,新增5 0余个监控点位如警惕的眼睛震慑犯罪。
  从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拉呱屋”里坦诚相见的家常话,到东港区涛雒镇大草坡村“五老议事”中智慧沉淀的解决方案——— 这些源自街头巷尾的群防群治实践昭示:真正的平安,不仅是科技构筑的铜墙铁壁,更是万千市民以温情、智慧与责任感共同编织的柔性防护网。
  从深化矛盾化解到综治中心建设,再到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日照的治理路径清晰而坚定:红心强基元、群治聚动能、防患于未然、智网护安宁。在这条专群结合、协同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上,“长安”二字,正被这座海滨之城以智慧与温情镌刻下最坚实的时代注脚。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治”同道合齐参与 共筑平安幸福城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