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东港区大力推进“国医堂”建设,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就医需求———
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 本报通讯员 叶 飞 郑 硕 丁相伟 郑洁莹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备受百姓信赖,百姓“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氛围不断强化,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也得以持续推进。
  为充分满足市民群众的期待,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让更多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近年来,东港区统筹整合资源力量,持续采取有力举措,大力推进“国医堂”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就医需求,让中医药“活”在百姓日常,“旺”于产业创新,“潮”在时代前沿,展现出蓬勃的时代脉动。
  近日,来到东港区妇幼保健院,一进大门,右手边“中医堂”三个大字便映入眼帘,阵阵药香扑面而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步入各个诊疗室,可以看到,有在寻医问药的,有在做推拿的,有在做针灸的,也有在做艾灸的,井然有序的忙碌中弥漫着温馨气息。
  “听说区妇幼保健院这边有个仪器理疗挺好的,我就过来试一下,做了几次感觉效果不错,我还会继续来做。”市民孙翠莲近期因吹空调不当出现了腿寒腿疼的症状,便前来进行理疗,她表示效果显著。中医药在妇幼保健领域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应用,尤其是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正是基于此,孙翠莲才会慕名来到东港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腿部理疗。
  作为东港区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东港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堂坚持“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的核心理念,配备艾灸、推拿、中药熏蒸等2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室,通过智慧化共享中药房实现从处方流转到煎药配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深度融入居民日常健康管理,打造出“家门口的中医健康守护站”。
  “一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智慧化共享中药房建设,牵头承担东港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训班和日照市黄煌经方培训班,建立了日照市黄煌经方推广站和工作室;二是邀请知名中医药专家定期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中医诊疗服务;三是开展中医健康义诊等活动,构建‘中医药+妇幼健康’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胡宗华说道。
  据了解,东港区举办的全区首届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训班目前授课31期,学员跟诊带教186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在全面打造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擅长经方和中医特色技术的基层中医药人才方面,东港区今年新增2名“扁仓中医药人才”培养对象、4名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师资骨干、2名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20名中医适宜技术护理人员。“中医药+妇幼健康”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入选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第二批“揭榜挂帅”改革项目(县级),进一步为妇幼健康事业注入“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新动能。
  近年来,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加强“国医堂”建设,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紧扣“强特色、创品牌、惠民生”工作主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张成林表示,中心“国医堂”立足群众需要,开设相应的特色门诊,比如冬病夏治的中医内外合治门诊等,同时也针对当前各类人群存在的各类健康问题,开展中医情志病门诊以及中医睡眠门诊,目前各类中医特色门诊已接诊近万人次。
  据该中心统计,今年以来,中心“国医堂”门诊量突破1.6万人次,同比增长36%,中药饮片使用量较上年增长40%,推出的针刺、艾灸、拔罐、三伏灸等8项中医特色技术,累计服务患者2000余人次,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和三伏灸服务,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中医药业务已连续3年保持70%以上的增速。
  除了日常的诊疗服务,东港区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创新场景进一步扩大中医药诊疗服务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实现中医药文化“破圈”,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7月25日,东港区中医药文化夜市在区妇幼保健院开市,众多中医专家现场坐诊,提供针灸、推拿、三伏贴、艾灸、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免费项目,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展示等多元方式,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本次活动围绕“中医+夜市”的创新模式,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烟火夜市场景,设置中医辨识、中医特色体验、中医文创、中医生活、中药互动五大功能区,从诊疗、体验、学习、互动四个维度,让市民在逛玩间感受中医药魅力。
  据统计,在连续3天的活动中,全区共有190余名专家及医务工作者参与,服务市民群众5000多人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群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推拿、艾灸、拔罐等中医药特色门诊越来越受欢迎,并逐渐成为保健养生的新潮流,中医药服务和文化传播半径获得前所未有的延展。
  近年来,东港区通过不断加强中医“国医堂”建设力度,中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传承创新活力迸发,发展格局由点到面,服务能力由弱到强,实现了“基础更牢、体系更优、能力更强”的进阶式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10处“国医堂”(中医馆)、71处村卫生室中医阁。
  “我们将持续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加快‘中医药+’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中医生活化,推广普及中药药膳、中药茶饮、中药美容、中药文创等健康促进类日用消费品,扩大中药国潮类消费,打造全省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东港样板。”东港区卫健局中医药发展规划科科长许玲说。当千年国粹中医药邂逅现代时尚潮流,一场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在推陈出新、跨界融合、养生惠民的传承发展道路上,中医药还会大放异彩。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区域·东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