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报道
本报讯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东港法院民一庭与山海天法庭干警们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岸普法活动。
迎着初升的朝阳,干警们早早来到蔚蓝海岸布置现场,将印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标语的展台搭建在游人如织的沙滩旁,通过沉浸式普法让生态法治理念随着海风沁入人心。
随着游客逐渐增多,精心设置的法治宣传展台前很快围满了驻足观看的市民。干警们注意到,不少游客在翻阅宣传手册时会不自觉地抬头望向眼前这片碧海蓝天,这种直观的场景对照让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可感。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在咨询完海岸保护法规后感慨道:“原来我们随手扔的塑料瓶会影响这么多海洋生物,这些知识应该写进教科书。”
不仅如此,干警们还主动走进游客群体开展移动普法。他们手持环保袋和宣传折页,在遮阳伞间穿梭的身影与海岸线构成和谐画面。来自山西的游客王先生在听完关于珊瑚礁保护的讲解后,立即捡起了脚边的矿泉水瓶:“法官同志说得对,美景需要共同维护。”这种即时的行为反馈,正是普法工作最珍贵的成效。
从法庭到沙滩,从条文到行动,东港法院用一场“行走的法治课”,让生态保护从纸面条款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为美丽海岸增添了一抹“法治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