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创新实施“十户连心 先锋聚力”工程,为 61 个村“量身定制”专属联户民情地图,选聘联户长 1626 名,后村镇———
“一图”“一长”解码乡村基层治理

  □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白天,联户长上门唠家常、听诉求;夜晚,巡逻队伍的身影穿梭在大街、胡同保平安。”9月5日,谈及村里新变化,东港区后村镇挪庄村党支部书记周绪勤满脸欣慰,“这些守护平安的实招,既让村民心里踏实,更把大家的心紧紧拧在了一起。”
  在周绪勤的办公室墙上,一张标注详尽的地图格外醒目,这正是后村镇创新实行“十户连心 先锋聚力”工程,为各村量身绘制的联户民情地图。“哪一户需要多关注,哪些区域是巡防重点,图上清清楚楚,我们心里也有底。”周绪勤说。
  如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如何激活群防群治的“神经末梢”?后村镇将“联户长”制度和“民情地图”作为破题之钥。
  后村镇综治办负责人迟庆群告诉记者,今年该镇创新实施“十户连心 先锋聚力”工程:以村民小组为参照,按照30—60户标准划分微网格,再将微网格内相邻的10至15户群众设为一个联户单元,选聘优秀党员或热心群众担任联户长,形成“镇党委—管区党总支—村级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户长”的五级组织架构。目前,全镇共选聘联户长1626名,真正实现治理触角入户到人。
  “联户长可不是摆样子的,政策宣传、矛盾化解都靠他,贴心得很。”说起联户长郑加松,新兴村村民连连称赞。上任后,他揣着政策宣传单走家串户,捧着笔记本记民意,遇到邻里纠纷当场捋,忙得脚不沾地。
  8月15日,郑加松走访时发现一户村民家种的高杆农作物遮挡了路口来往车辆视线,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他耐心为农户算“安全账”,讲清利害关系,最后陪着户主一起清理,彻底消除了隐患。
  联户长该“干什么”“怎么干”?据后村镇党委副书记赵静介绍,镇里制定了《联户长工作手册》,明确了“六联到户”职责,即上级政策宣传到户、重点工作发动到户、民意诉求收集到户、矛盾纠纷调解到户、文明新风倡导到户、便民服务代办到户,让联户长心里有本“明白账”。截至目前,全镇共收集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620余件,已有效管控化解463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后村镇为61个村“量身定制”专属的联户民情地图。“从前期摸底、航拍采图,到后期标注点位,前前后后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赵静说,地图以各村高清航拍照片为底版,划分1626个联户单元,明确普通户、重点户、党员户等2万余村民户点位,同时将村内水库塘坝、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一一标注,再以村庄出入口、主干道、背街小巷为主线串联点位,规划村级主要巡逻路线279条,实现“一图统揽、按图办事、依图治理”。
  不止于“单点发力”,后村镇还着力打通“联勤联动、群防群治”全链条。通过“沉网”行动,选派61名机关干部包村履职,同步组建247人的村级治保委员会和723人的“曙光微巡逻”志愿队伍,配备巡逻电动车61辆。每晚,由值班党政班子成员带队,联合派出所、管区力量开展“警网融合”大巡防,将巡逻与走访、夜谈、矛盾排查紧密结合,实现“专职+志愿”协同作战。
  此外,该镇将“茶乡普法小课堂”嵌入主题党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每日制作“平安巡防”微视频,让“平安建设人人参与”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出浓厚的治理共同体氛围。
  从“十户连心”的精细治理,到“民情地图”的智慧支撑,再到“群防群治”的系统布局,后村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机制创新驱动基层治理效能释放,构建起党群同心、邻里守望、平安融洽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图”“一长”解码乡村基层治理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