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走出教室 触摸现实 铸魂育人
北京路中学探索“行走的思政课”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王郡媛 通讯员 刘春燕 报道
  本报讯 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而是在抗日纪念馆里担任“小讲解员”,在烈士陵园里亲手为墓碑描红,在金色沙滩上担任“环保滩长”,在现代化港口前感受时代脉搏……近年来,日照市北京路中学锐意创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构建起以“行走的思政课”为鲜明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系统设计,为“行走”保驾护航。为确保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该校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了“一体两翼三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主体,依托“校内实践深化”与“校外实践拓展”两翼,实现思政教育与地方红色资源、城市发展特点、学科教学内容三方面深度融合。这一体系打破了传统思政课的时空界限,使实践活动常态化、系列化、课程化,为学生搭建起多元立体的成长平台。
  深耕本土,打造“红蓝绿”三维课程。立足日照丰厚的红色底蕴和独特的滨海禀赋,北京路中学深挖本土资源,精心打造了“红色基因赓续”“蓝色海洋筑梦”“绿色生态践行”三大主题实践课程群。
  在“红色基因赓续”课程中,学生走进抗日纪念馆、甲子山战役纪念馆,通过行前备课、现场教学、沉浸体验、后续升华的闭环设计,实现了一次参观、多重受教育的效果。学生们在历史现场触摸革命脉搏,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血脉。
  “蓝色海洋筑梦”课程则利用日照的海洋特色,在校内打造海洋文化墙营造氛围,在校外组织学生探访港口、海洋牧场,培养他们的开放意识、奋斗精神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志向。
  “绿色生态践行”课程引导学生成为城市生态的守护者。学生们轮流担任“滩长制”小助手参与净滩,开展城市绿化与水质监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创新路径,让教育入脑入心。为使思政教育触及灵魂,学校积极探索“沉浸式·探究式·联动式”教学模式。通过扮演讲解员、陵园祭扫等沉浸式体验,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带着研究课题去实践,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馆联动、家校社联动,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行走的思政课”结出了丰硕的育人成果。学生们普遍表示,通过亲身实践,对家乡的历史、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真切的理解,爱党爱国的信念更加坚定。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显著提升,志愿者服务队常年活跃于城市角落。同时,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在实践中实现飞跃,跨学科教研成为常态,“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
  北京路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学校将继续深耕这片充满生机与底蕴的沃土,不断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路中学探索“行走的思政课”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