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岚山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区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岚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推动资源下沉等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五提”工作目标及15条措施,并完成105处薄弱村卫生室改造提升,房屋产权公有化率和一体化管理率达100%。依托村卫生室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动态更新村医信息及8S管理情况,实现服务覆盖、运行监测数字化管理。
在人才机制方面,岚山区推行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扣除成本后30%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激发基层活力。通过“区招镇管村用”机制,2024年新招聘基层技术人员16名、大学生乡医1名,2025年招聘村医27名。同时,落实村医基本药物补助每人每月1500元,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按月发放岗位补助。
通过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岚山区医共体牵头医院向基层派驻专家30人、业务院长7名,建立名医工作站14个,创建市级特色专科6个。2025年1—5月累计完成远程影像阅片3023例、远程心电5570例,区域诊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全区7处乡镇卫生院全面建成标准化“国医堂”,提供中医药服务6类10项,建成3家中医特色卫生院,基层诊疗量占比达79%。“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镇、村里解决”的目标已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