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征胜
九斤老师,姓陈,名叫九斤,是我的小学数学竞赛指导老师。
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自然为同学们带来了不少笑料。据传,因其出生时九斤重而得名。虚虚实实,未有探究。不过他的块头确实足够大,一米八的身高,健壮如牛,面色黝黑,嗓门粗犷,活脱脱的《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模样。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架在鼻梁上,反而显得有些违和,不过也确实平添了几分学究气质。他的数学教学水平顶呱呱,指导小学数学竞赛,是学校的金牌主讲。
我们的小学数学竞赛培训是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的,挑选尖子生组成集训队,备战六年级的两大赛事:《小学生数学报》邀请赛和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一般利用周三下午和周日上午进行集训。
我发现,九斤老师授课时必携两本备课笔记入场,均用厚厚的棕色牛皮纸裹扎,里面夹有一张书签,厚度比数学课本足足厚出一倍。上课的时候,先翻开其中一本,专讲知识结构和核心要点,尔后打开另一本,传授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彼时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热播,不知道哪位小伙伴灵光乍现,给这两本笔记化用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九阴真经”,并故弄玄虚释之——射雕剧里的《九阴真经》即为上下两卷,上卷是内功基础,下卷是武功招式。又有小伙伴脑洞大开,直言老师的名号“九斤”与“九阴真经”的简称“九经”存有某种暗合。我也煞有介事地琢磨过这事儿,并得出结论:九斤老师一定是“金迷”,将教学笔记做成了“九阴真经”,将脑袋修成了“光明顶”。
九斤老师拥有“九阴真经”的说法不胫而走,在集训队几乎人尽皆知。他的教学笔记被笼上了玄幻色彩,伙伴们都想一窥真容,感觉哪怕瞄上一眼,答题功力便提升一个段位。然而九斤老师对其视若珍宝,几乎卷不释手。上完课会习惯性从衣兜里掏出手绢,将笔记本里里外外可能附着的粉笔灰擦除。即便课间休息,也会将书签插入,合上“卷宗”置于讲台左前方。碰巧有一次,九斤老师离开仓促,忘记将笔记归位,我趁着难得的当口,飞速窜到讲台前,却见颇有质感和纹理的内页上,苍劲工整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般排列。蓝、黑、红三色笔迹交织其间,他板书惯用的着重符号和波浪线标记间杂其中。内页的边缘处,不时有方框补充标注。很快又有几个小脑袋聚拢过来,我能感受到他们同样剧烈的心跳。手颤抖着翻了没几页,不知哪位小伙伴报信:老师来了。我们速作鸟兽散。蹊跷的是,九斤老师没有嗔怪我们,反而勉励我们备战竞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久久为功。大家长舒了一口气,又倍感热血沸腾。
许是汲得了“九阴真经”的“一招半式”,我在竞赛中小有斩获,并晋级华罗庚金杯赛下一赛程。在全力以赴的关键时刻,九斤老师破天荒将“九阴真经”分享给我学习参考。令我惊诧的是,并不是一套上下卷,而是三套七卷,堆叠起来有半尺来高。外观虽大同小异,内容却包罗万象,囊括了竞赛涉及的几乎所有内容。九斤老师嘱咐我妥善保护,不能在上面涂鸦,也不能沾染茶水或墨水的污渍。我视若宝典,拿出前所未有的敬畏和专注。近千道题目中,有很多未曾练手过的新面孔。有的题目列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对最优策略进行了标注。我终于洞悉了“九阴真经”的堂奥。
感谢九斤老师,感谢那部带着传奇色彩的“九阴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