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善光
前些日子,我在翻阅外出旅行的照片时,几张之前拍摄的亭子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无论是河北张家口的卧龙亭、问月亭,还是承德避暑山庄的清晖亭、水流云在亭,及北京的陶然亭,这些亭子很美,飞檐翘角,形态各异。它们虽有岁月斑驳的痕迹,却难掩饰叫人惊叹的异彩。这些亭子是干什么用的?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等静下心来去想,它们的构造、雕花和色彩,不动声色地渲染着古朴和典雅,其艺术爆发出来的精神能量,足以让人心颤。
卧龙亭处在河北张家口大境门古长城上,是今年暑期我独自攀爬时拍摄的。大境门古长城是张家口最为知名的地标建筑,是明长城的代表,它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并称万里长城上的四大地标点。这里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最有名的亭子有四个,卧龙亭、朝阳亭、问月亭和双子亭。卧龙亭据说是因康熙在此过夜而成名。这些亭子大多傍依着悬崖峭壁,与古长城相映成辉。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一处皇家园林,这里亭台轩榭众多,与洲岛错落交织,一看就有皇家气派。我和小女儿曾在此闲游半日时光,浏览过众多名亭。清晖亭、水流云在亭都属康乾七十二景之列,是山庄两个有名的亭子。清晖亭前是清澈透明的湖水,后是连绵起伏、生着奇花异草的小山丘,亭子花木扶疏,十分幽静。“清晖亭”出自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旧。”此亭匾额为康熙御题。亭的设计和建造充分考虑了景观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性,可仔细观赏对岸的金山上帝阁、天宇咸畅、镜水云岑等景观。
水流云在亭为“康熙三十六景”之一。此亭形制独具一格,重檐四角攒顶、四面出卷棚式抱厦,双层共十六个檐角。亭额“水流云在”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亭位于内湖与澄湖相交处,流水与浮云相映成趣,动静变化妙不可言。与“北枕双峰”“南山积雪”“四面云山”三亭均位于山庄岗峦之巅,遥相互应。
山水之胜,园林之美,美在亭台楼榭荟萃。我初步数了一下,我拍摄于避暑山庄的亭子不下十几个,有翠云亭、乐亭、晖亭,等等不一。这些亭子在廊廊相连的飞檐翘角中,在精美绝伦的雕栏画栋中,点缀着园林,美化着园林。它们或在湖心,或在偏僻园林一隅,或热闹或寂静,或主角或陪衬,都能自成一个独立的世界,显示出独特的亭文化。著名的水心榭是避暑山庄主要景点之一,位于山庄东宫的最北部,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的“水心”之中,跨水为桥,就是亭台轩榭互为辉映的典型代表。
在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中,亭以有顶无墙为基本特征。就其形态而言,亭有四角亭、五角亭,也有六角亭和圆形等多种形态,它们就像盛开在园林中的花朵,耀眼亮丽。明代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治》中就写道:“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主、八角至十角,随意合宜则制。”亭点缀在山间、水畔、园中,既是独立的景观,又与周围景物相互衬托,互为增色。
北京市有个陶然亭公园,是一个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这个公园我没有去过,今年有朋友给我做过介绍,发来几张陶然亭的照片。我观察了早期的亭,在其功能和构造上多与现在不一样。我国最早的亭由四方形木构建筑,后演变为以台为基的形式;屋顶也由以草或瓦为主,演变为竹、茅、木、石的结合。无论岁月历经多少沧桑,这些亭台流淌的气韵从未消弭。我国最早的亭子出现的时间可追溯到商周,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防御目的,后演变为重要的交通驿站,如邮亭、驿亭、亭传等。至唐宋时期,亭的制式也更趋多元,多用于休闲娱乐和观景。
如果说江苏南京栖霞区的燕子矶因地理位置险要,位居江心,是早期的一处军事要塞,那么宋代欧阳修所题名的醉翁亭,就是一处纯休闲娱乐之所。当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令人修筑醉翁亭,兵民在此宴饮达旦喜庆丰乐。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琅琊山麓,因其文学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纵观中国古代著名的亭台,不仅因其建筑之美而闻名,也以完全的通透而成名。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的爱晚亭,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心小岛上的湖心亭,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上的放鹤亭,江苏省苏州市沧浪亭园内的沧浪亭,以及浙江省杭州市飞来峰山腰的翠微亭。这些亭子都非常有名,皆因与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相关联而有了文化价值,它们守望着岁月,守望着历经岁月而未曾褪色的文化之美。
人之爱亭,在于亭可作为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媒介。因亭多与崖壁相互傍依,与枯石、浮萍、浩淼的湖水互为照应,成为文人安慰心灵的一片空间。人生得失无常,祸福互倚,人说凡是经历的皆为风景,的确,但凡是占据心灵的,皆应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