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7天长假刚刚过去,但是不仅现代社会,我国古代各个时期也有不尽相同的休假制度,你知道吗?那么,古代究竟是怎么放假的?古代节假日与今天又有哪些不一样?一起来看看。
节假日与“岁时”
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年代,“岁时”这个说法就已经很普遍。在当时,这只是以一个年度为计时单位来进行各种重要活动的计划。演变到后来,“岁时”成了每个月人们都牢记并延续的节令与休闲活动。
例如,“朔日”处于各月之首,也称“元日”。正月的朔日,即一年的第一天,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的记载,这一天还有上日、正朝、三元、三朔等不同称谓。在《诗经·豳风》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周代百姓庆贺新年的方式,而且那时已将元日(即元旦)作为节日的固定日期。
明崇祯年间编修的《松江府志》,涉及如今上海的大部地区,细致记录了民间的“岁时”,就是以月份为序。大概每个月都各有不同的祭祀或庆祝等活动,且多与民间信仰有关。譬如,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娘子的生日、十九日是观音的诞辰;农历三月,一开始就是重要的清明节,接着是二十八日的东岳大帝诞辰。这些都是古时人们极其看重的节日。
人们依据气候变化、天象流转的规律,不断丰富着农业生产习俗,从最恰当的角度来安排每一年的工作、休息、娱乐或庆典,以更好地与天时变化相呼应,节假日就是这样产生的。但从总体上说,这也是人们极力适应传统农业生产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努力。
譬如,一年中最早出现的农业生产类节庆活动,有立春节的“鞭打春牛”、张贴“春牛图”。在宋代,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陈元靓《岁时广记》的记述中,出现了在立春日“鞭打春牛”的活动,目的是劝勉民众尽快准备春耕,不要耽误农时。另外,添仓节的“打囤添仓”、春龙节的“引龙兴雨”、七夕节的“赛巧会”等,基本也是围绕风调雨顺、男耕女织等主旨而进行。
古代节假日有何不同?
实际上,名目繁多的古代节假日,既有休息、娱乐、庆典、祭祀等活动的时间安排,又有特殊的文化意蕴和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情风俗的极好写照。
从《诗经》《礼记》等早期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社会的“风”、雅”、四时生活的规律和节奏安排中,对节假习俗或多或少都有所反映。两汉时期,通过历史的传承,众多学者、文人的经典性解释和描述,以及政府的倡行,元旦、中秋、除夕等节日,在那时大致都已定型,并逐渐丰富了后来普及全国的节日序列,包括元旦、人日、上元节、社日、寒食节、清明节、花朝、上巳节、浴佛节、端午节、夏至、伏日、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日、除夕等。
当然,大多数节假日都以喜庆、吉祥为主旨。以年节来说,在不同民族的聚居区,其表现形式与节庆时间有所不同。如四川、云南地区彝族民众的年节,习称“火把节”,又叫“星回节”,其义源于“星回于天而除夕也”;节期一般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此日就叫“年关”。但这些节日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吉庆而设定。
相传有不少节日是为了纪念某些人物或事件而产生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中秋节吃月饼,据说是为了纪念元末百姓反抗蒙古族政权。
自秦汉以来,涉及节日活动与相关习俗的经典作品,如有关礼仪活动和社会规范的《礼记》,有关农业四时生产与节气关系的《四民月令》,有关中国各地风俗文化的《汉书·地理志》,有关名物、时俗记录和解释的《风俗通义》等,都被民众所诵习。
节假日的传承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调整,最终保留下来的那些节假日,成为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共同活动。
对节日有着明确记忆的人们能轻易地发现,节日的周期是固定在一些有特定分节意义的数字符号上的。一些学者通过分析,指出有七个节日的日期是月、日同数的,即正月正(即农历一月一日)、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样一种表达方式,除了容易记忆以外,确实也能在视觉上让人产生美感和亲切愉悦之情。除此之外,许多节日日期的确定,还有“月内取中”“年内对称”“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标准,也便于普通民众的掌握和记忆。
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日,与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日紧相衔接。多数人将这段时间发生的节日概称为“年节”,这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受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狂欢的节庆时期,也是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一种象征。北宋王安石所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出人们对年节所怀有的欣喜之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唐代诗人王维曾借重阳登高的节庆背景,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以重阳节为题,描画了游子的思亲之情。(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