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昨日霜降
一夜霜寒木叶秋

  10月23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气候由凉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开始泛黄。“霜降”与“降霜”是一回事吗?“霜降三候”是什么?“霜降”有什么习俗?
  “霜降”与“降霜”无关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时间知识体系,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黄河中游农业地区的时序指南,同时也是中国多民族、多地区的时间坐标,更是体现中国人的自然哲学观念的文化时间。
  每年10月23日至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是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凋落。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但是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准确来说应是“结霜”。
  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作“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寒冷的夜晚,冷气凝结的霜像精灵般悄然降临,一夜醒来,北方的窗户上已经挂着微凉的寒气,天亮得愈发迟了,青草枯黄,霜花挂窗,一切都是深秋的模样。冷空气过后,一次次的降温,东北、西北或是海拔高的地区已是雪花飞舞,而偏南地区则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色。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何为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霜降时节,豺捕食肥美的野兽,吃不完的就扔在一边。古人把这种行为,附会成动物也有用猎物祭祀的道德观念。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是兽之义,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
  三候蜇虫咸俯。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霜降有什么习俗
  在霜降这一天,传统习俗主要与农耕、养生和节气变化相关,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对于节气变化和养生的关注,也展示了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这个时节,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活动,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拔萝卜。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要知道,白萝卜可是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
  吃柿子。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送芋鬼。霜降时节,人们用瓦片或者土块堆砌成塔,在塔里面放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焐熟芋头或红薯,称为“打芋煲”,最后将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古人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也被古人视为“延寿客”“不老草”“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喜爱。
  登高远眺。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九月节,寒露、重阳、霜降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增强意志力,陶冶情操。
  霜降养生
  霜降当应《黄帝内经》中“秋冬养阴”观点,蓄养阴精,可为来年春夏阳气的升发打好基础;秋季阳收阴藏,早卧能顺应阴精的收养,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达,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秋冬交界,燥邪和寒邪易导致人体出现咽干鼻燥、干咳少痰、头疼身热、恶寒无汗等,慢支、咳嗽等病极容易复发,应注意保暖,避免外感引起此类疾病。
  霜降时节,万物逐渐凋谢,容易使人产生悲伤之情;秋季与五脏中的肺相应,悲和忧易伤肺。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与豁达的心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也有益于调畅情志。(燕赵都市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夜霜寒木叶秋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