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孙晓梅
万物修养,草木凋敝,蛰虫休眠。今年的11月7日6点19分49秒,我们正式迎来立冬节气。
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又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
说起立冬必吃的食物,市民张桂香脱口道:“立冬吃饺子,自然要吃鲅鱼水饺。”每年在立冬的前一天下午或者当天一大早,她都会去附近的渔港买几斤新鲜的鲅鱼备做馅料。谈起做法,她也是颇有心得。“先把鱼肉片下来、洗干净,然后去皮。剁肉时可以放一小块肥肉去腥……”张桂香滔滔不绝地分享自己多年来的和馅经验。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又因为饺子有“交子之时”的说法,即指除夕与新年交汇的时刻必须吃饺子,以此表示迎接新年的到来。久而久之,这种说法就逐渐被引用到了立冬等交汇性的节气和传统节日上。在立冬当天吃饺子,还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人们认为在立冬和冬至吃了它,在冬天耳朵就不受冻了。
也有市民分享在自己的老家滕州,立冬时会喝上几碗暖和的羊汤,“一大早去集市买上羊头和羊杂,大锅将羊汤煮得沸腾,浓浓白汤配上嫩红的肉、翠绿的葱花,那叫一个滋味了得。”羊肉汤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御寒功效的食品,也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立冬后,气候也由少雨干燥的秋季向阴雨寒冷的冬季气候过渡。此时需要从哪些方面注意我们的健康呢?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日照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侃。
陈医生从作息调整、防寒保暖、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调节情绪等方面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陈医生建议大家早睡晚起。立冬阳气初生,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晚上十点前入睡,以适应冬季的作息规律。
老话说“立冬穿棉衣,不会打喷嚏!”形容的就是立冬节气,防寒保暖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建议穿着上保暖、舒适为宜。
立冬后,饮食以养阴、护阳、补肾为主要原则。天寒易损肾阳,海参、羊肉、韭菜等养肾补身好,其他富含蛋白质、脂肪的温阳食物,如牛肉、鸡肉、虾等,产热量较多,可以御寒。另外,立冬应多吃钙、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海带、牡蛎、动物血、木耳、红枣等。
适当体育锻炼少不了。但由于冬季气温低,人体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会降低,关节的灵活性也会变差,锻炼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锻炼时,建议采用鼻腔呼吸或鼻吸气、口呼气的方式,鼻腔黏膜能对吸进的空气起到加温作用,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户外锻炼尽量避免早晚进行,避免空腹和饭后立即运动,以免导致低血糖和心脏疾患,影响消化及胃食管、胆道系统疾病的发生。
冬季容易使人情绪低落,建议保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和户外活动,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居住环境,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可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如果存在焦虑或者抑郁的情况,及时就医。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我们在沿袭各种习俗习惯的同时,也应注意调整作息、防寒保暖,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方式,确保自己健康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