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孙晓梅
随着冬日步伐的悄然临近,厚重的冬装、柔软的围巾、温暖的手套与帽子成为抵御寒冷的必备之选,冰糖葫芦、烤地瓜、炒板栗也成为这个季节的新宠零食组合。消费者购物篮中的微妙变化,不仅映射出季节的更迭,更彰显了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趋势。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饮品店的热饮销量显著提升,火锅等暖食消费也持续升温。
“冬季就是火锅店的旺季。”一家鲜切肉火锅店的店员表示,入冬以来店内客流量明显增加,高峰期就餐甚至需要排队等候。顾客就餐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在菜品选择上除了套餐外,牛羊肉也备受顾客青睐。
根据美团数据显示,近两周(11月9日至11月23日)全国砂锅菜、炖品外卖的搜索量分别同比增长了278.5%和185.7%,火锅、热奶茶的外卖销量也同比增长了77%和20%。
与此同时,线下服饰的销售热潮较往年出现的要晚一些。在各大商超,羽绒服、大衣、雪地靴等保暖服饰被精心陈列在显眼位置,店内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冬装。在一家服装店,店员梁启云正忙碌地整理衣物,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近期店内销量开始逐步上升,之前很多顾客只是逛逛,等天气真正冷下来再来购买。”梁启云介绍,“店内儿童和老人的保暖衣物尤其畅销,特别是那款被称为‘校服神器’的轻薄防水保暖马甲,销量十分可观。”谈及入冬以来的销售情况,她坦言销售旺季要比去年来得稍晚一些,虽然货架上早已备足保暖衣物,但销售高峰却迟迟未至。受价格与气温双重因素影响,今年的销量并未如预期般大幅增长。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11月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全国平均气温达到6.02℃,较常年同期(3.09℃)高出近3℃。多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至6℃,山东省更是迎来了同期最温暖的11月中旬。
低温的“推迟”对线下服饰销售的升温带来了延迟。然而,线上预售机制似乎并未受到实际气温波动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依然高涨。拼多多数据显示,11月以来,羽绒服、保暖内衣、秋衣秋裤等品类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50%,其中东北地区的订单量更是同比增长了80%。近两周来,“暖宝宝”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34.2%。
“我现在特别期待下雪,这样就可以穿新买的羽绒服了。”王女士在双十一期间就已经提前购置了过冬衣物,但由于气温原因一直未能穿上,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天猫双11的数据显示,在全周期服饰品牌排行榜中,优衣库、波司登、UR位居服饰店铺销售榜前三甲,UGG等冬季品牌也榜上有名。
“因为老家没有暖气,我十月底就买了一台取暖器。这两天降温了,终于可以用上了。”孙女士说。在商超家电专区,取暖器、电热毯、暖风机、加湿器等都被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电器行店员表示,目前选购电暖炉的顾客并不多,预计气温下降后,销量会有所提升。
“我买了两台加湿器,一大一小,分别放在家里和公司的工位上。”王女士说。随着冬季供暖开始,室内温度升高且空气变得干燥,加湿器成为了缓解鼻炎等不适症状的好帮手。
根据山东省气象台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11月25—27日的寒潮天气将导致气温持续下降,全省大部分地区过程降温幅度在8~10℃。随着气温下降,服装、家电、餐饮等行业的消费将持续升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