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山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岁首的中国新年,它在中国走过了3000余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将岁首确定在夏历正月初一,此后无论立法有多大幅度修订,岁首都固定在夏历正月初一。春节也就我们俗称的“过年”,我们的祖祖辈辈一直把过年当作一年一度最重要、最期待、最美好的节日。“过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延续性,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多种社会习俗,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春节活动涵盖口头传统、社会实践、仪式庆典、传统手工艺等多项非遗,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文化时间与自然时间和谐关系的深刻认识。日照市历史文化悠久,非遗储量较大、形态多元,也拥有丰富的春节实践非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过门笺就是春节代表性民间美术项目,被列入市级非遗的莒县节日习俗就包括春节民俗项目。除此之外,渔灯、木板年画、剪纸、锣鼓敲打乐、舞龙灯、请家堂、花馍技艺、各地庙会等等都是精彩的春节社会实践。
日照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进入“忙年”程序,烙煎饼、做豆腐、蒸花馍、赶年集、祭祖、贴春联、包饺子、守岁、年夜饭、拜年、逛庙会、串门走亲戚、闹元宵等等,这些活动也证明了春节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春节各种习俗和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创造者,人人都应该做好春节这一非遗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