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冬天,御寒的衣服可不能少——除非能整个冬天都不出门,待在暖气房或空调屋里。
老实说,中国人以这么轻松的态度面对冬天,也就是这几十年才有的事。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冬天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考验,而且是要命的那种考验。
人类的衣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最初,人类是“自带御寒皮草”的。
由于从猿类进化而来,原始人本来周身从上到下都覆盖皮毛,天冷一点也能抵挡。但在从古猿进化为智人的几百万年中,人的体毛逐渐消失。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从毛猿变成了裸猿。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体毛消失,科学家仍然在研究中。
如今最具可信度的一种假说,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遭遇气候变异,气温骤升使得对散热的要求也骤升。那些体毛浓厚的原始人,其行动能力由于散热不佳而大受限制,无论是猎取动物还是逃避猛兽都更艰难。而那些适应环境更快、体毛消失得更快的原始人则更容易存活下来。
关于体毛完全褪去的时间,分子生物学家根据古人类身上的虱子分析,大约是在120万年前。
但全球气候会变热也会变冷。当地球进入冰河期、气温骤降,原始人要再慢慢进化出满身皮毛,可能早就已经全部冻成冰棍了。这时的生存利好,就是已经逐渐掌握的用火技术。
若没有火用以取暖,周身光滑的裸猿撑不过一个普通的冬天。
但衣服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人类史上的第一件衣服早就烂得无迹可寻了,仍然只能通过虱子来分析:原始人头发中的头虱,分离进化成体虱的时间,就是衣服出现的时间,因为体虱是生存在衣物纤维里而非毛发里的。
目前的测定结果,大约是17万年前——这个时间还很可能更加提前。
无论如何,当裸猿进化到某一阶段地球突然变冷时,他们将其他物种需要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才能演化出来的、用于御寒的厚厚皮毛剥取下来,直接披在了自己的身上。这种适应环境的拿来主义行为,是智能生物才有的表现。
他们同时还证明了:只有避风的山洞和火,却没有衣服穿的原始人,怕是都没能撑到成为如今人类始祖的那一天。
裘穿不起、麻穿不得
兽皮不仅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衣服原料,在人类史上也是使用时间最久的。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农业时代,兽皮一直都是御寒服饰的首选。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骨针,证明距今至少18000年前的人已有制衣的行为。
到了商周时期,不同种类的兽皮早已被加工为更合身也更美观的衣服,称为“裘”。当时天子的大裘用黑羔羊皮制成,诸侯和大夫则身着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最为珍贵。《诗经·秦风·终南》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而“锦衣”也因此在后来跟“玉食”搭档,成为富贵人家生活的形容词。
但皮草是贵族才能享受的,平民大众没有这样的奢侈品,他们的衣物材料大多来自麻。《诗经·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的“袍”就是填充了麻絮的长衣服。但麻其实是一种散热性能上佳的材料,夏天穿才适合,所以冬天即便穿上麻衣也还是会冷得想死。
裘穿不起、麻穿不得,还有走中间路线的“褐”,即用毛纤维(羊毛较常见)纺织而成的粗毛织物。防寒效果不如裘,但对于平民而言,比麻是好得太多。《诗经·豳风·七月》中的“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就是感叹要是连粗毛褐衣也没有,又怎么能撑过年底的冬天。
大约战国秦汉时期,出现了有表有里、中有夹层的夹衣“袷”,夹层用于填充保暖材料丝绵。最好的丝绵是直接用蚕茧做的,次一等的用蚕茧的边角料,再次一等的是使用过的旧丝绵。
这样的丝绵衣,一直到唐朝都在使用。唐玄宗时,发给边疆戍卒的绵衣(当时称“纩衣”),有一部分是宫女做的。一名士兵在领到的绵衣中发现了一首诗,如今载于《全唐诗》第797卷:“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这封如漂流瓶一般的诗层层上报,最终找到了原创的宫女,玄宗就把这位宫女许配给那位士兵为妻,也算是成就一段缘分。
当时的诗人,要不就像李白写“五花马,千金裘”,要不就像杜甫写“布衾多年冷似铁”,要不就像白居易写“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
然而不管是裘、是布、是绵,诗里都少见“棉”字,当时绝大多数人根本还没见过棉花,更不用说拿来防寒了。
人无贫富皆赖它
在《宋书》于公元四世纪末撰成以前,汉字里是没有“棉”字的,只有“纟”旁的“绵”。即便“棉”字诞生了,棉花却还是难得一见,用来填充衣服的倒是木棉。木棉又称红棉,因开的花为红色因此得名,但保暖性能实在平平聊胜于无,所以白居易还有“木棉花冷得虚名”的诗。
1978年,福建武夷山船棺考古发现一块织物残片,经鉴定为棉布,其年代距今约3200年。两年后,西北地区又发现了汉代的5件棉纺织品。虽然有实物为证,但棉花在当时远未成规模种植。
据研究,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棉花来自印度,而西北地区的则是源自埃及经中亚传入。但当时的人并没有认识到棉花可以制衣御寒,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难得的奇花异草。比如《梁书·高昌传》中记载,高昌(今吐鲁番)有奇花“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这其实就是棉花。
过了差不多五百年,等到宋元时期,人们才逐渐发现棉花的作用。成书于1313年的《农书》称赞棉花不需要像养蚕一样辛苦采桑养殖,又能够保证收获;与麻相比,既省了编织的工夫,还有更好的御寒效果。与此同时,黄道婆正将自己在海南岛学到的黎族纺棉技术与中原纺织技术结合,开发新式纺车。而棉纺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极大地带动了棉花种植的推广,以致在棉花刚刚产业化的元代,就已迅速出现了棉布、棉被、棉纱、棉袄、棉衣、棉毯、棉衫等众多棉织物。明太祖朱元璋更下令:全国的自耕农凡十亩地以下的须植半亩棉花,十亩以上的累加。普罗大众的冬天,也终于有了棉衣棉被的护持。明代内阁大学士丘浚因此给棉花点赞: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冬天终于有了平价保暖物。但对于达官贵人而言,棉花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始终是皮草更彰显品位身份。《金瓶梅》第七十四回,早就饱暖无忧的潘金莲,心心念念要找西门庆索要李瓶儿遗物中的一件皮袄。按照米价计算,明代的一两银子约合如今的1080元,潘金莲讨要的这件貂鼠皮袄价值不止7万人民币。貂鼠尚且如此,《红楼梦》里贾宝玉的那件孔雀裘,价格就更是天文数字。
绝大多数国人,如今早已远离了饥寒交迫的冬日煎熬,厚重臃肿的棉衣也换成了轻薄时尚的羽绒服。但我们也要记得,在漫长的历史上,普通人在寒冷的冬季,衣暖足以御寒的日子其实并不多。(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