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我家住城北孙家岭距城一百二十里”
“新发现”一名五莲举人
日照市博物馆历史文化名人厅即将“上新”
图片
  

本报通讯员 单雪刚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找回老城记忆,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对于一个乡村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感受地域风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一个家族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感受祖先荣光,让族众加深族情、增强归属感、永不忘本。

这“孙家岭”是日照的吗?
  11月13日早上,诸城老赵打来电话,约笔者火速赶往他家。
  又是一本山东乡试硃卷,纸本尺寸26.5×148cm,厚0.3cm,天头、边角均无损、不伤字,整体无老化、酸化、虫蛀和絮化、撕裂等现象,除部分装订线脱落外,其余完好,这已经算是保存非常完整的原版硃卷了。
  硃卷内容显示:孙塽,字英三,又字体元,号少云,行一又行十,同治壬戌年九月二十五日吉时生,山东沂州府学廪膳生系日照县民籍。廪膳生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生员名目,是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还有更多信息:光绪辛卯科(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孙塽(shuang)(我家)住城北孙家岭,距城一百二十里。原籍江南海州,世居海东,明初迁居日照县我乐庄,后徙居孙家岭。
  住日照城北,距城120里?以现在的区域图来看,若按正北方向,不到50里就从两城镇到了青岛的黄岛市;若按东北方向,不到50里就从王家滩接界到了青岛的胶南市;若按西北方向,信息量骤增:120里处是五莲县,而且五莲县恰有孙家岭村,甚至他在文中提到的“初迁居我乐庄”线索也吻合,因为五莲县现在有个我乐子村,甚至孙家岭和我乐子村都同属于现在的五莲县洪凝街道。
  那130年前五莲的洪凝属不属于日照县呢?笔者查询了清代疆域图,答案和猜测很吻合:在光绪年间,五莲的洪凝确实属于日照县管辖。从上文提到的两村村史记载来看,也很吻合:我乐子村,明洪武年间,匡姓迁此立村,因东、北、西三面丘陵环抱,村居洼地得名匡家窝乐子。明中期匡姓迁走孙姓迁入,更名孙家窝乐子,后简变成窝乐子。演变为今名。由此,可以断定,此孙家岭确实是日照的孙家岭,孙塽确实是我们五莲的举人!

他是妥妥的日照本地人
  历史证明,所有逝去的人与事,都会裹挟着荣光与遗憾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举人不一样,通常来说,举人家族作为地方上的杰出家族,势必会迎来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家族的关注。他们是地域上的模范和标杆,是地方“贵族”的一面旗帜,也是地方上无数普通家族看齐的榜样,但凡是能考中举人以上功名的都会被家族世代歌功颂德,并被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激励后辈。普通百姓在路过这些高房大院和各式各样的牌坊、旗杆石时,心中也会由衷地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
  可是为何这么短的时间,他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呢?难道他是个暂居日照、后来又迁出的外来户?还是他的家族很快就衰落了?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多次联系我乐子村和孙家岭村多位孙姓村民,都表示不知道有此举人,也咨询过他们是什么年间迁入的,有人说听村里老人说是明中期自诸城迁入的,有人说是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来定居的,还有人说是从江苏海州迁来的,至于问及迁居五莲的始祖、二始祖和三始祖等人是谁时,用一位孙姓老师的话说:名皆失考。
  不过万幸的是,硃卷有时比家谱记载得更准确、更全面,而且这套硃卷详细记载了孙家岭老孙家的“家谱”内容:始祖福增,原籍江南海州,世居海东。明初迁居日照县我乐庄,徙居孙家岭,二世祖信,三世祖仝,四世祖仲德,五世祖尚则,六世祖诰,七世祖访圣,太高祖杰,高祖怀廉,曾祖弼一,祖桂庭,父中矩,字季从,从九品,例封文林郎。母氏安,同邑武庠生邦泰公女,例封孺人。
  翻译成白话文:始祖原籍是江苏海州,世居海东,明初先搬迁到我乐庄(今我乐子村),后搬迁至孙家岭,始祖叫孙福增,二世祖孙信,三世祖孙仝……现在看来,孙家应该是明初迁至五莲孙家岭的,距今已600余年,距孙塽的时代也有近500年,能在日照居住500年之久,这个家族已经算是日照原住民了,这套硃卷不仅能为孙家岭老孙家查漏补遗,还足够能说明,孙塽是妥妥的日照本地人。(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典藏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发现”一名五莲举人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