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品读中国好书
  

莒县第五中学九年级十三班 刘芸菲 指导老师 张莉莉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余华的《活着》用其朴实无华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触动了我的心弦。
  一个叫福贵的男人年少时不拘管教,鲁莽无礼,家产因赌博败光。他的父亲被活活气死。他在为母亲买药途中被抓去打仗,几经波折后回到家,才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医院为了巴结有权有势的人,儿子有庆也因为血被抽干而死。女儿凤霞在发了一场高烧后变成了哑巴,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老来好不容易为凤霞讨了亲事,凤霞却死于产后大出血,没过多久,妻子也因为悲伤过度日渐消瘦,郁郁而终。只剩下他和他的偏头女婿二喜一起抚养他的外孙苦根,世事难料,二喜又在工作中被水泥板砸扁,好不容易把苦根拉扯大,但苦根在七岁时因为贫困饥饿吃多了豆子,撑死了。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黄牛一起过日子。
  福贵受尽苦楚的一生被短短几行字所概括,他是个大半辈子都苦命的人,命运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福贵所有的亲人都去世了,最后他活了下来,苦难的风雪花白了他的头发,压弯了他的脊梁,但他依然活着,顽强着、不屈着。
  《活着》让我们看到,在最艰难的环境下生命的价值,福贵虽然失去了所有,但他从未放弃生活,他的坚持不懈,他的乐观积极,也展现了人最本质的光辉。人生虽然充满了悲伤与无奈,但也充满了爱与希望。
  人生就像一条充满苦难之水的长河,人出生在源头,归宿是海的尽头。路上悲总多于喜,累总多于笑,事不顺遂总多于一帆风顺,但无论遭受何种困难和艰难挑战,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去改变,去影响,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品读中国好书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