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碑廓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三班 牟绘如 指导老师 刘加祥
夜静极了,柔和的灯光洒满了我的书房,此时此刻我正捧着《朝花夕拾》这本书,它让我浮想联翩。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 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在书中鲁迅先生回忆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一些人和事,在这些回忆中包含了鲁迅先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憾,我从这本书中,体会到了五个字——酸甜苦辣咸。
酸,就是心酸。我是从“父亲”的病中体会到的,《父亲的病》中作者最难忘怀的是“后来衍太太让‘我’大叫父亲,‘父亲’用一丝虚弱的声音回应了我,才过了一会儿,便咽了气”的事。在这里作者用简练的语言为整篇文章营造了一种祥和安宁的气氛,其实不然,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从侧面讽刺了这个衍太太的坏心眼,自私多言,令人心酸。
甜,这本书只要你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许多甜蜜而温馨的场景。比如阿长与鲁迅在一起时的美好日子。其中我认为最甜的,还是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话。百草园是作者儿时的乐园,这里有形形色色的花花草草,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夏天可以在这里听“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爬树寻蝉蜕”,冬天可以“在雪地上捕鸟”,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啊!
苦,便是离别之苦与生活辛苦。文章中的很多篇章段落自然流露出了这种种苦。阿长、父亲的离去是苦,永别了藤野先生是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的自己,更是苦。生活环境苦、革命苦、百姓苦,一切都很苦。
辣,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这就是鲁迅先生写作的特点——辛辣。鲁迅先生擅长用犀利的笔锋讽刺、嘲讽一些事物。《狗·猫·鼠》中的“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的猫,鲁迅先生的讽刺不仅仅是表面的批评,而是直击人的心灵,让人警醒。
咸,就是泪水的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先生就这样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故事,引发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每读一次,我们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我们的感情就得以升华,我们的思想便得以提高。这也许就是《朝花夕拾》永恒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