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德
寒风挡不住回归童年的梦,山路阻不了回家的情。
平山是老家迟家庄后面的一座绵延的大山,远望似一个笔架式样的“山”字。东面延伸到五莲山,后面就是九仙山。西面可以望见七莲山和驼儿山,更西面可以看见大青山。南面就是日照水库。可以说,平山是居中的位置,是五莲群山的核心地带。
小的时候,大约十岁多的样子。听村里的哥哥们说,爬上平山,可以看见张沟潭水库(现名日照水库),潭内有一个老鳖精,有锅盖那么大,时常化成一个白胡子老汉串门游逛。
我很想看看这个水库,但是我们这里距日照水库大约40里。40年前,这是绝对没办法去的,只有爬上家后的平山,才能眺望到日照水库,了却一桩心事。
一个周末,我们三个一般大的小伙伴,相互鼓励着,向山上进发了。
山林茂密,荆棘丛生,但是我们山里孩子身手灵巧,攀石壁钻树空,终于爬上平山东面的一个高峰。山下,是一家家低矮的草房,似乎贴在地皮上。远处层峦的山凹中,明晃晃的一大片,那就是有着神秘色彩的日照水库。
一晃40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胆量和激情重登平山了。每次路过,只是遥望山上景致或者在山下转悠几圈,说说过去的故事而已。
今天,闷了好久的我,决定尝试一次,从另外一条道重登平山。
我是从丰台村东面那个光滑的山坡上山的。山脚有一段牧羊人踩出的小道隐现在灌木草丛中。沿着小道,我爬上第一个峰顶,这里巨石平滑,石上多天然形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坑。坑中杂草丰茂,水质清澈。我终于体会到老人说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谚语。看到这些水坑,我来了兴致,为了让水坑将来多蓄水,解决鸟儿虫儿的饮水之难,我搬来石头和草块,把水坑出水口垒砌起来,这样就会抬高坑内水位。
继续西行,在荆棘松林中找前行的小路。如果密林荆棘阻挡了路,我就沿着山脊爬走,为了节省力气,我找了一个棍子做了拐杖。
东面又有一个山峰,我猜测那是主峰。但是绕了几圈,还是没有找到可以上去的路,只好沿着主峰背面走。穿越了很大一片松林,前面是一深壑,对面就是我儿时登上的一个山峰,可惜今天过不去了,我望壑兴叹。
我沿着刚才的主峰背面,终于发现一处可以攀爬的石壁,石壁上居然天然形成了台阶,那就上吧。
登上峰顶,这是一较为平坦的开阔地。极目四望,山下是工业园,还有我老家的小村子,还有我小时候常去游泳的水库,那水,蓝莹莹的,很可爱。东望,依次是牌孤城遗址、潮河镇。东北方,就是九仙山上的情人峰了。南面,我又看到了日照水库,浩渺一片。西面,隐约看到我的学校。
下山走哪里的捷径?站立主峰,望着古人垒砌的长墙和残垣。我断定,此处一定有下山的小道。仔细搜寻,果然在发现杂草有被踩踏的痕迹,一条淹没在草间石缝中的小道终于时断时续的在我脚下延伸。
日暮,夕阳余光藏在山后了。我终于下了山,走到绝壁中间的一条山道上。这个壑谷名字叫马陷坑,相传坑边是一条通向青岛的重要商道。大约跑开两辆马车的古道是用石头铺成,路的一边是清溪,时隐时现的,哗哗地流向西去。
岁月真是一支无形的笔,这商道被涂抹在荒草中了,马蹄声去,喧嚣沉寂,可惜没有留下一个故事。而我,又走在岁月的路上,留下这些将来可供回忆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