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弘扬革命精神,品读《红岩》有感
  

莒县第二中学初中部 八年级六班 何俊洁 指导老师 战玉娟
  手中紧握《红岩》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代代英雄们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正如赵一曼的诗句:“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将在烈火中永生。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围绕1948年解放时期的重庆展开,其中我最深受感动的是那些像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可歌可泣的伟大革命战士,他们被国民党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经过严刑拷打也不暴露地下党的秘密。在那样一个枪林弹雨的时代中,有的人为坚守国家秘密,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国民党进行生死搏杀,而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放弃国家,违背共产党的规则与国民党达成一致,这使故事更生动、更真实、更引人入胜。
  “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而共产党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这是其中我最敬佩的江姐说的。她曾被关押在白公馆,被叛徒蒲志高出卖,敌人用绳子绑住她的双手,用一根根竹签刺进了她的指尖,可江姐依然庄严无畏,坚定不移,我对她的敬佩感油然而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词展示了许云峰的高大形象。许云峰很勇敢,立场坚定,徐鹏飞多次为难,他都没有舍弃人民群众,面对敌人的凶狠和酷刑,他具有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狱中,他赤手空拳挖开洞口,并把洞口留给战友,他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诗篇,他毫不畏惧死亡,因为他会在烈火中永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弘扬《红岩》中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虽与烈士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不同,但它仍是我们开拓进取的最大精神动力。我们更应该把握机遇,坚定信念,不要忘记那些在战争中为国家奉献的伟大战士们,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我们才有了更明亮的天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和战士们的决心。读完《红岩》,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五星红旗和红领巾的力量,英烈的精神与情怀,感召着时代青年汇聚起强大的奋斗力量。我们要以先烈精神为信仰的火炬,争做红色传人,让青春岁月踔厉奋发,让英烈精神代代传承。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弘扬革命精神,品读《红岩》有感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