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范开元 通讯员 李晓月 报道
本报讯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16日下午,莒县城阳街道西关社区组织开展“非遗迎春,蛇年送福”青少年手工课堂(雕版拓印)主题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课堂上,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非遗拓印技艺的发展历程。雕版拓印,这一古老技艺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印刷术的起源。通过在板上精心雕刻文字或图案,再涂上墨汁,覆盖纸张轻轻拍打,就能将图案或文字完美复刻出来。每一块雕版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传承。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技艺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动手体验雕版拓印。首先,他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和文字模板,然后小心翼翼地在雕版上涂墨。接着,将宣纸覆盖在雕版上,用拓包轻轻拍打,使墨汁均匀地印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压膜,等待更好的着色效果后,孩子们小心取下作品,平铺自然晾干。最后,将拓印好的作品放在画框中进行装裱。一幅幅生动精美的作品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次“非遗迎春,蛇年送福”青少年手工课堂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雕版拓印这一古老技艺的知识和技能,还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耐心和细致的品质,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活动也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