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年味儿最是故乡浓
  

宋荣芳

  当父亲提着篮子把割来的肉挂在南墙的木钉上,母亲把切成大块的豆腐摆在竹筢篮里盖上包袱,饽饽、豆包、菜包、年糕盛满了铺着豆秸麦秆的缸盆,农家小院便沐浴在年的祥光里。
  老家每个村子都有年关自己写对联的习俗。过了腊月十五,村大队都会把村里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员组织起来,买上墨汁为村民服务。
  村子的街上胡同里,到处是夹着对联纸去大队屋写对联的身影。此时的大队屋里热闹非凡,有挥毫泼墨的,有晾晒对联的,有闲着转悠评头论足的,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谈论对联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对联里“福”字是写得最多的,大小不一的“福”字给光秃秃的地面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剩下一些小的对联纸可以折叠剪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然后在上面画成如行云流水一般的符号,俗称“酉贴”。酉”字寓意家里成熟的粮食很多,成熟粮食满仓的意思,一般都是贴在日用家具上,如水缸、风箱、粮囤等上面。
  “抬头见喜、身体健康、六畜兴旺”四字春联都是必贴的,“抬头见喜”贴在正对着大门口的墙壁上,“身体健康”则贴在寝室的床边或炕头边,“六畜兴旺”当然要贴在养牲畜的栏门上。虽然看似平常的四个字,分量足且各负其责,饱含着美好的寓意。
  关于这四字春联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说有一人,大字不识,写完春联怕弄错了,写春联的人就给他做了记号,千叮咛万嘱咐,红绳捆着的是贴牛圈门口的。许是绳子拴得松了些,或是这人走得急了些,回家时却发现捆绑的红绳不知去向。这如何是好,若再返回去问,又觉得有失颜面,左瞅瞅右瞧瞧,以自己细致入微地观察理解,把四字春联各就各位。
  于是大年初一,拜年的人们就看到了“六畜兴旺”四字牢牢地粘在睡觉屋头顶的上方,“身体健康”板板正正贴在了牛圈边,大家忍俊不禁,笑得合不拢嘴,张贴者羞得满脸通红。这也成了年关茶余饭后的笑谈,也成了大人教育孩子要多识字的反面教材。
  “快过年了,要光说好听的啊。”这是母亲反复告诫我们的话,母亲是怕不谙世事,口无遮拦的我们破坏了过年的吉祥。于是饭桌前,打闹中,母亲都反复纠正提醒着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
  大人们以身作则,爱打孩子的父母轻易不再扬起手掌,喜欢骂孩子的爹娘强压怒火,和颜悦色起来。这让“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孩子有些不适应,于是有些嘴馋的孩子就喜欢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勇敢地挑战父母的底线,我和二哥就曾干过这样的荒唐事。
  一般年三十前后,母亲就会炸鸡肉、炸丸子、炸鱼什么的,最让人垂涎的就是这些美味。待炉灶的火苗吐起火舌,锅里的油时而有清脆炸裂的声响,母亲把裹好面糊的鸡块和团好的丸子陆续放入滚开的油锅,鸡肉和肉丸先是沉到锅底,然后慢慢升腾,在锅里打几个滚,接着一个俯冲,冒着幸福的泡泡,漂浮到了油面上。母亲一手拿着笊篱一手拿着筷子不停地翻动,待丸子两面金黄,就轻轻捞出控油,然后放在早已铺好煎饼的筛子里。空气里弥漫起一阵阵鸡肉和肉丸的香气,还夹杂着炸鱼的鲜香。
  炸好的成品,母亲一堆一堆在筛子底放好,说:“难过的十五,好过的年。这些炸货留着好招待客的,你们吃几块尝尝就行了。”口里几块香喷喷外酥里嫩的肉还没嚼烂的工夫,母亲就踩着方凳把那个香喷喷的筛子,托到了橱子的最顶上。这是母亲精心计算过的高度,我和哥哥无人能及。
  筛子在橱顶的日子,母亲寸步不离家门,即使有事情也是快去快回,在吃这方面,母亲对我们非常不信任,越是盯得紧,馋虫越是作祟,馋瘾激发着我们的斗志。
  从我们眼神中母亲似乎看懂了一些信号,那天醒来睁开眼竟没瞥见熟悉的筛子,原来母亲用心良苦又转移了地方,放到了西屋的柜子上。此次筛子所放的高度与橱子不相上下,这让我们开始坐立不安起来。于是默默祈祷,眼巴巴盼望忽然有一天,母亲能挪动脚步出门,最好是很长时间忘了回家。
  皇天不负有心人,那天后屋的二婶盘扣子总是盘不对,于是过来请母亲去做技术指导,母亲临走时把西门带上,反复验证几次是否掩得结实,待确凿无误后方才离去。
  母亲刚抬腿迈出门槛的功夫,身后就争分夺秒开始了行动。二哥不知哪来的力气,竟然能搬动一个梯子,我负责在院子望风,一有风吹草动及时咳嗽跺脚通知。二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着梯子爬到橱顶,把摸出的肉丸子一把一把揣满了布兜,然后赶紧撤退。待我们把一切掩盖得一如当初,在院子角落往口里不断塞着美味时,母亲一步闯进了院子。
  结局可想而知,母亲快步走到西屋端下筛子的那一刻,接着扬起了手,一顿数落外加责骂就狂风骤雨般袭来,让人无力招架。“就打你们偷馋,这正月来客,没了炸货问你们要啊?”面对母亲的质问,我们兄妹俩竟一味低头无言以对。偷嘴的事把过年不打骂孩子的清规戒律彻底打破。
  反倒是如今每次回家过年,母亲都会变着花样炸满一笸箩丸子。那熟悉的金黄色,热腾腾冒着香气的丸子吆!母亲笑着拿起几块递到我们面前“来,快尝尝,小时候没捞着吃个够。”浅尝辄止后对于母亲的热情都只是挥挥手,如今再好的美味也满足不了刁钻的味蕾了。此时母亲又会说起那些关于年的往事,感叹里有辛酸也有幸福。
  狭长的胡同时不时有几个鞭炮炸开的声响,又是哪个调皮的孩童按捺不住对年的等待?火红的对联贴起来,门楣上五颜六色的过门钱子随风飘舞,“过门钱,落门钱,落到地上都是钱……”那耳熟能详带着乡音的歌谣在街头巷尾又响了起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年味儿最是故乡浓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