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宋开律:
纸间起舞的传统之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付仁俊/文 李大伟/图
  在这银装素裹的季节里,一抹抹鲜红的剪纸,如同绽放的火焰,装点着日照街头的橱窗,为匆匆过往的行人带来了一缕缕浓浓的年味与心底的暖意。
  这剪纸,宛若一封穿越时空的信笺,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温情,将传统之美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而在这背后,有一位用剪刀书写艺术传奇的匠人——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开律,她以一生的热爱与执着,诠释着剪纸艺术的无限魅力。
  “过年啦!过年啦!”那遥远的冬日记忆,仿佛又在耳畔回响。儿时的宋开律,五岁那年,窗外的欢声笑语穿透木窗的缝隙,在她心中荡起层层涟漪。不同于其他孩童的嬉戏追逐,她静静地趴在床沿,双眼紧盯着长辈们手中翻飞的剪刀,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
  只见一张张普通的纸张,在姥姥和母亲的巧手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流转变化间,一幅幅奇特而精美的剪纸图案跃然纸上,宛如神奇的魔法在指尖跳跃,像一场奇妙的梦境,使她深深着迷。于是,她悄悄地拿起剪刀,开始模仿起长辈们的动作,连姥姥走到身后都未曾察觉。
  “哎哟,快看咱们的小丫头,剪得还真不错呢!”姥姥那充满惊喜的夸赞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至今仍在宋开律的耳畔回响,那一刻,剪纸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从此,她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剪纸,这一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萌芽于远古时期,雏形初现于春秋战国,随着西汉造纸术的发明,它真正意义上走进了中国艺术的长河。在过去,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剪纸的身影无处不在,它见证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和岁月流转。
  无论是民间艺人的随性创作,还是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每一幅剪纸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时代寓意与丰富的情感表达,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
  宋开律的剪纸生涯,始于为家庭邻里的小小帮忙。
  “起初,我只是把剪纸当作个人爱好,逢年过节帮着剪剪窗花、福字什么的,没想到后来我的作品越来越受人喜爱。”宋开律笑着说道,语气中透露着一份谦逊与满足,或许,这正是那份热爱的初心。
  时光荏苒,宋开律的剪纸技艺愈发炉火纯青,她的作品也逐渐走出了小家,迈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博物馆里的艺术品展览,还是民俗活动中的文化展示,抑或是日照市对外出访赠送外宾礼品,都能看到她的作品,而她也始终保持着那份初心与热情。一幅幅剪纸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书写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时代的感悟。
  代表作《新时代 新征程》就是一个生动例证:作品精心描绘了文化惠民、物联互通、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将百姓们在党带领下,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幸福生活的繁荣景象一一展现,并在每个小标题左右两端以剪纸诠释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和“三牛精神”,刻画了日照在新时代发展中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2015年,宋开律牵头成立了日照市剪纸艺术研究会,为剪纸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研究会定期组织剪纸艺术交流活动、展览,让更多人领略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她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剪纸爱好者免费提供指导和咨询,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
  在传承之路上,身为“山东手造”日照工匠的宋开律,深感责任重大。她牵头创办了全市首个小学生剪纸社团,并受邀担任多所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的特聘讲师。她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授剪纸的历史渊源、理论知识和技法元素。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逐渐领略到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拿起剪刀,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如今,在她的非遗工坊里,公益剪纸课堂始终向人们敞开大门。无论是退休老人还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天真可爱的孩子,只要对剪纸感兴趣,都能在这里学习剪纸技艺。宋开律总是热情地拿起剪刀,亲自示范、耐心指导。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剪纸爱好者的行列中,她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时至今日,宋开律的一双巧手仍在纸间起舞,不断为这朵日照民间的艺术之花剪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她将继续坚守初心,不断创作,培养更多剪纸人才,让传统之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纸间起舞的传统之美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