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
不到200年时间,人类体温下降了约0.4℃

  你知道为什么人体的标准体温是37℃吗?18世纪,德国一名叫温德利希的医生记录了25000个人的腋下体温数据,然后采取中间值,得到了37℃的数据。于是,他将人体的标准体温定为37℃,并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到了2020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个研究团队却发现,从19世纪开始,人类的体温就在不断下降,已经从最初的37℃变成了现在的36.6℃,下降了0.4℃。
  人体的标准体温下降,意味着什么呢?是好事还是坏事?
  研究发现人类平均体温下降0.4℃
  多项研究发现,人类的标准体温正在不断下降。
  2020年1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Julie Parsonnet团队发表论文指出,不到200年的时间,美国人的平均体温就从3 7℃降到了36.6℃。
  不仅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体温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生活在亚马逊丛林中的原始部落人群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2020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丛林里一个原始部落人群的标准体温,也从37℃降到了36.5℃。
  从2002年开始,研究人员就对该部落人群的体温进行了记录。2002年,他们的平均体温为37℃。到了2018年,他们的平均体温已经降到了36.5℃。其中,与女性相比,男性的体温下降速度更快。
  而在更早的研究中,发表在BMJ的一项研究,对3.5万名成年人进行了二十多万次的体温测量,最终发现他们的口腔温度约为36.6℃。这也表明,人类体温下降具有普遍性。
  体温为什么会降低?
  人类发生慢性感染越来越少
  体温与炎症有密切关系,炎症发生时,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蛋白质和细胞激素,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使体温升高。
  现在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类炎症已经减少了很多,可能就导致了平均体温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如果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整体的健康水平又开始下降,体温还会发生变化。
  长期居于适宜的温度中
  现在的社会环境、居住条件都发生了变化,炎热的夏天可以开空调,寒冷的冬天可以开暖气,人类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适宜的温度中,能量消耗变少了,平均体温可能就会降低。
  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
  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50年前,人们每天都要做很多运动:农村的人要种庄稼或者放牧,即使是城市人群,也会每天手洗衣服、自己做饭、清扫房间……
  大家出门会优先考虑步行或自行车,闲暇时靠户外运动打发时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好像越来越“懒”了:吃饭靠外卖,出门就打车,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
  基础代谢率与任何外在活动无关,是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较少的肌肉,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较低的基础代谢率。一个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现代人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肌肉含量普遍偏低。
  体温下降对人类有何影响?
  体温下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吗?
  有专家指出,体温下降,可能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内,体温越高,机体免疫力就越强。研究显示,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
  因为在一定的温度下,人体更多的免疫细胞才会被激活,才能增强消灭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当体温下降,血液流动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就会变慢,细胞和组织的活性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被削弱,抗病能力就会变差,更容易导致生病。
  体温总是偏低是有病吗?
  其实,体温的高低与疾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可能会对免疫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体温偏低,说明基础代谢率比较低,在发现细菌和病毒等外来入侵者时,启动防御机制的反应会比较慢。不过有的人体温偏低,可能只是不经常运动、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的。
  如何将体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少喝冷饮,少吃生冷食物;
  加强锻炼,可以在家里打打太极、跳跳健身操,活动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打开窗户通通风,晒晒太阳;
  有基础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病,控制病情。(成都商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0 版:微视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