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友财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当家”,莒县果庄镇老科协工作站携手多位“土专家”,让现代科技深度融入每个生产环节,实现“秋果春卖、四季生金”。科技就像一把“金钥匙”,为传统农业解锁了通向智慧农业的全新路径,让农业生产在效率、质量与可持续性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科技助力智慧农业实现生产精准化。过去,农业生产多依赖经验,如今借助传感器、卫星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可实时精准获取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状况、气象变化等信息。以土壤传感器为例,它能精确检测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让农民依据数据精准施肥,避免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保障作物在最佳养分环境下生长。卫星遥感技术则可从宏观层面监测大面积农田的作物长势,提前发现病虫害或生长异常区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智能化设备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自动化的播种机、收割机,以及智能灌溉系统等,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智能灌溉系统能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自动调节灌溉量和时间,不仅节水,还能确保作物水分供应充足。在一些大型农场,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可按照预设程序在田间自动作业,减少了人力成本,还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和现代化。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智慧农业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海量农业数据的分析,可预测市场需求、病虫害发生趋势等。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市场供需关系,能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种植和养殖计划,降低市场风险。人工智能还可用于作物品种选育,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作物的生长表现,筛选出更适应特定地区的优良品种,推动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
科技这把“金钥匙”已经为我们打开了智慧农业的新大门。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补贴等方式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成本,让科技这把“金钥匙”更好地为智慧农业服务,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局面。